在今年北京清華美院的研究生畢業作品展上,有一件名為《蛻》的作品頗為惹眼。這是一個用紙漿和竹材料製作的、可以進入內部空間的大型雕塑,作者是來自臺灣的女生,名叫巫其。
“‘蛻’是某生物從身上脫落下來的殼或皮,也有變化的意思”,站在自己“巨大”的作品旁,巫其向中新社記者解釋作品意涵:“這也像我從臺灣到大陸學習的一種狀態,想要把自己保護起來,但同時也在轉變,並逐漸適應環境。”
巫其1990年出生於臺灣高雄,2013年來到北京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就讀雕塑係碩士。
當時身邊很多朋友不理解,也有人質疑“大陸的發展環境好嗎?”巫其自己也有這樣的疑慮,她説,“剛來時,對空氣和食物不太習慣;而且我個性比較害羞,一開始和同學也沒有太多交流,會有些擔心。”
慢慢地,隨著課業開展,巫其常需到工作室“加班”。雕塑係作業需要很多手工工作,而她的作品通常又造型很大,不時需要協助。
“如果有同學、學弟學妹在工作室,他們經常會主動過來幫忙,還會和我聊天”,巫其説,“我發現大家對臺灣人很友好,也比較熱情直接。”
巫其慢慢融入了大家,也逐漸開始參加學校的社團活動,發揮自己在美術、化粧方面的特長;還參加了雕塑係舉辦的外出考察,到大陸的西北、西南體驗。
她説:“印象最深的就是西北,那邊的丹霞地貌,可以在同一個空間看到冰山和沙漠,太神奇了;我對重慶也印象深刻,城市地勢、建築都很有特點。”
同時她也逐漸確定了未來的方向。碩士期間的纖維藝術課上,巫其發現了自己對特殊材料的興趣。在老師的鼓勵下,巫其參加了2014年“從洛桑到北京”第八屆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這也讓她更堅定了對自己的信心。
不僅如此,每年寒暑假回到臺灣,巫其也積極爭取機會參加展覽或開辦個展,讓作品有更多曝光機會。
從2013年起,她先後參與過2013年藝術空間高雄雕塑協會聯展、2015年高雄市客家文物館咖啡工坊戶外展,還開辦了名為“貳零壹參。捌月。貳拾伍”的個展。
三年時間,對大陸從陌生到熟悉,再到利用環境和機會,確立自己的發展方向,巫其開闊了眼界,也實現了“蛻變”。
“我已決定繼續留在清華美院讀博士,方向就是纖維藝術。”關於未來,巫其説:“我想留在大陸發展,想當老師,或是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産方面的工作。”
巫其還説,短短幾年時間,她感受到大陸的快速發展,尤其是網際網路的普及。手機網路已經連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管是通訊、支付還是打車功能,都非常便捷。
“如今會擔心回臺灣會不習慣”,巫其笑説:“大陸平臺大,機會多,現在也有很多年輕的臺灣朋友來大陸工作、創業,我看好這種發展機會。”(完)
作者 張曉曦
[責任編輯:黃露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