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署名文章:在兩岸關係性質的大是大非問題上絕不含糊

2016年05月25日 08:00: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臺灣當局新領導人20日在就職儀式上發表了講話。與先前相比,講話在用詞上做了某些調整,但仍然回避和模糊“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沒有回答兩岸關係究竟為何種性質這個最關鍵、也最起碼的問題。或許她抱持著某種僥倖心理,以為採取躲閃動作或打啞語就能矇混過關。然而,在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上,我們從來就沒有含糊過,現在也不可能含糊。

  正如日前中臺辦、國臺辦負責人發表談話所指出的,臺灣當局新領導人的講話“在兩岸同胞最關切的兩岸關係性質這一根本問題上採取模糊態度,沒有明確承認‘九二共識’和認同其核心意涵,沒有提出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具體辦法。這是一份沒有完成的答卷”。

  為什麼説“這是一份沒有完成的答卷”?請看臺灣當局新領導人講話的兩岸政策部分。這部分是整個講話中新當局“要承擔的第四件事情”,但標題是“區域的和平穩定發展及兩岸關係”。兩岸關係這麼重要的政策議題,臺灣同胞也十分關注,但在她的答卷中卻放在所謂“區域問題”之後,有意將兩岸議題區域化、多邊化。這一手法看似將兩岸關係輕描淡寫、一筆帶過,實則刻意為之、費盡心機。這表明,臺灣當局新領導人意在稀釋和淡化兩岸政策的重要性,儘量轉移人們對她回避和模糊“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的注意,對兩岸關係到底是什麼性質繞而不答,有意忽略。

  眾所週知,“九二共識”明確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體現的是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的原則立場。它既是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的“定海神針”,也是啟動兩岸關係發展的“黃金鑰匙”。無論哪個黨在臺灣上臺執政,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兩岸同屬一中”的核心意涵,都是最起碼的要求。在這一問題上,大陸方面對臺灣各黨派一視同仁,我們對臺灣當局新領導人並未提出更高的要求。

  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呈現出和平發展的大好局面,不僅在經貿領域取得豐碩成果,而且促成恢復兩岸兩會協商談判、建立國臺辦與臺灣陸委會聯繫溝通機制,乃至於實現兩岸領導人會面等重大歷史性成就。這些成就為兩岸同胞、尤其是臺灣同胞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不僅為兩岸同胞高度肯定,也受到國際社會廣泛讚譽。之所以能夠如此,恰恰在於兩岸雙方明確堅持了“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在兩岸關係性質這個重大原則問題上沒有含糊,因而彼此間具有了政治互信的堅實基礎,展開了意義深遠的良性互動。

  因此,“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是一道必答題,而非選擇題。是否回答、如何回答關係到大是大非,絕非可有可無。臺灣當局新領導人若真有誠意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就應該公開、大度地承認和接受“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與大陸方面一起確認兩岸關係的共同政治基礎。如若不能如此,今後兩岸關係的發展很可能充滿不確定性,很難做到“波平浪靜”。

  需要正告臺灣當局的是,在兩岸關係性質這樣的大是大非問題上,我們絕不會含糊。請不要低估大陸方面辨識和反對各種形式“臺獨”言行的判斷力和決斷力,更不要低估大陸方面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和意志。

  臺灣當局及其新領導人到底走向何方,我們拭目以待。(北京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 李義虎)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