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海峽兩岸學者共論文昌文化在當代的思想價值

2016年03月13日 07:5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海峽兩岸學者共論文昌文化在當代的思想價值

  圖為海峽兩岸文昌文化論壇會現場。 楊勇 攝

  3月11日,第二屆海峽兩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動在梓潼縣七曲山開幕。作為國臺辦批准的2016年對臺交流重點項目,吸引了海內外數萬遊客參加。當日下午,56位來自海峽兩岸文昌文化研究專家學者圍繞文昌文化在當代的思想價值進行了深入探討研究。

  在兩岸專家眼裏,文昌文化以其“宏德崇文”的特點,在華人文化圈得到廣泛傳播,擁有廣泛的社會基礎。同時,文昌文化還以其“善良忠厚、仁義誠信”的道德內涵,還發揮著引導向善、彌合矛盾的“社會治療”作用。

  “文昌信仰乘載了孝道、無論對文昌信仰的傳播來講還是對孝道的發揚而言,都具有積極意義。”來自四川大學老子研究學院院長詹石窗以《文昌信仰與孝道傳播及其社會療治》進行了論述。他説,文昌信仰的形成與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隨著社會的發展與變革,文昌信仰所乘載的孝道思想內涵愈加豐富。

  據了解,自明清以來,隨著華人走出去的腳步,文昌文化影響力也傳播到歐美以及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家和臺港澳地區。在臺灣,文昌文化影響不斷擴大,逐漸成為與媽祖文化、關帝文化並駕齊驅的主流民俗文化。據不完全統計,臺灣除供奉文昌帝君神像的10余座廟宇外,還有保存完好的文昌宮40余座,每逢文昌帝君誕辰,都會舉行盛大的“三獻禮”儀式。至今臺灣學子在參加聯考前,都會到廟宇祈求文昌保祐高中。

  來自臺灣高雄師範大學國文係教授林文欽介紹説,臺灣文昌信仰從清代開始。文昌帝君自古被文人崇拜祈求。文昌二字之義為文運昌隆,對於臺灣的開發,文化的發展、文人士子的産生、學校的設立,是文化發展的首要任務。因此,文運昌隆此四字的意義對早期臺灣的開發而言,更甚于讀書考試概念。

  在當天的文昌文化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們還分別以文昌文化的內涵及價值取向研究、文昌文化思想的歷程及成因研究、文昌習俗信仰的考察與研究、文昌“人”與文昌“神”的生平演變與考釋、文昌文化藝術研討泛言等內容圍繞文昌文化在當代的思想價值進行了深入探討研究。(楊勇)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