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閩臺民間藝人會聚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

2016年02月21日 07:55: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20日,以“福天福地福文化海風海韻海峽情”為主題的2016年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在福州花海公園舉行。閩臺民間藝人會聚一堂,亮出絕活,展示兩岸歷史文化底蘊和淵源。

  本次民俗文化節的展演內容共涉及各級非遺項目上百個,涵蓋了舞蹈、音樂、戲劇、曲藝、美術、民間文學、傳統體育遊藝與競技等各大類別,並以圖文展示、民俗大巡遊、文化創意、民俗展演、“福文化”活動、手工技藝集市、茉莉花茶文化體驗、福州小吃專區等八大板塊,詮釋兩岸文化藝術。

  本次活動延續了往屆傳統,著重引入海峽元素。在手工技藝集市裏,臺灣刺繡藝人蘇仕倉告訴記者,他的師公來自福州,當年師公在臺灣開館授徒,延續至今,讓閩繡技法在臺發揚光大。“臺灣刺繡源於閩繡,色彩鮮明,手法誇張,突顯出熱鬧、喜氣的氛圍,閩臺民間藝人應該攜手把這項技藝傳承下去。”

  臺灣東川文創負責人巫俊德向大家展示的絕活是捏面人。由麵粉和糯米粉做成的麵糰放入手中,經過捏、搓、揉、掀,再用工具點、切、刻、劃,幾分鐘時間,一隻栩栩如生的卡通兔就做好了。

  “大陸藝人從用料到造型更願意堅守傳統,而臺灣藝人注重創新,從實用性上下功夫。”第一次來福州參加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的巫俊德説,兩岸民間藝人多接觸,互相觀摩,友好的關係就會建立起來。

  此外,在民俗展演板塊,由福州各縣(市)區和市屬專業院團帶來的精彩節目和來自臺灣的優秀團隊同臺獻藝;在民俗大巡遊板塊,除12支具有本土特色的巡遊隊伍外,臺灣民俗表演者也為猴年新春增添滿滿喜氣。

  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創辦于2008年,由“閩都民俗文化節”發展而來。本次活動由福建省文化廳、省臺辦、福州市有關方面聯合主辦,旨在弘揚兩岸優秀傳統文化,彰顯心相係、血相融的兩岸骨肉親情。(記者林凱 林善傳)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