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專家:蔡英文上臺是兩岸關係插曲 大趨勢無法改變

2016年02月06日 08:06: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5日,在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蔡英文的臉譜主頁“多次受到來自中國大陸的網路攻擊,是否得到中國政府幕後支援”,外交部發言人陸慷立即指出“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涉及主權問題的一些措辭,我們希望能按照一個中國原則處理”。

  對於即將到來的蔡英文時代的兩岸關係,一些媒體看法悲觀。“回不去了:蔡英文與她的臺灣的不歸路”,《紐約時報》3日以此為題稱,儘管代表蔡英文的團隊大打身份認同牌,她的選戰策略仍然強調經濟競爭力,並許諾不會追求正式的“獨立”,以避免激怒北京和華盛頓。但蔡英文的民進黨黨綱仍然支援“獨立”,而勝選將賦予她權力,通過微妙的政策調整,實現臺灣跟中國大陸的“實際分離”,“蔡英文不會放過任何機會提醒華盛頓彼此結盟的重要性”。她的民進黨會試圖利用“立法院”多數席位的優勢讓臺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該協議將有助於臺灣在經濟上與大陸保持距離,並加強與美國及其地區盟友的密切關係。文章甚至説,經歷這場選舉之後,“中國將永遠失去臺灣”。

  “蔡英文上臺只是兩岸關係的一個小插曲”,張文生對《環球時報》表示,兩岸關係的大趨勢是蔡英文無法改變的,“《紐約時報》危言聳聽,如果它有本事把臺灣搬到紐約去,我們就服了他”。

  臺灣政治大學教授湯紹成對媒體説,對“九二共識”,蔡英文在“520”就職演説中會有一個讓美國及兩岸三方“雖不滿意卻能接受”的響應。

  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最新發佈報告稱,民進黨領導的臺灣當局“將評估所有與大陸簽訂的貿易協定”。雖然民進黨稱不會推翻或者撤銷現有經濟協定,但會在實施方面進行調整。

  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近日則發文認為,民進黨依然不像國民黨那樣受大陸“待見”,但與陳水扁時期的“臺獨”冒險主義標簽將有些距離。蔡英文已經表示,“不只有國民黨能管理好兩岸關係”。不過,大陸觀察人士指出,民進黨尚未放棄其2007年的“正常國家決議”。大陸也沒有忘記蔡英文在起草“兩國論”中的角色。文章説,在處理兩岸關係上,蔡英文也許會更像“冷漠的馬英九”“未來幾年,臺灣海峽或不致波濤洶湧,但水溫將更加冰冷”。

  香港《南華早報》預測説,如果民進黨拒絕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大陸可能會繞過蔡英文政府,直接與臺灣民眾進行交流。美國“世界政治評論”網稱,外交政策將是蔡英文生畏的領域。她肯定不會允許大陸以切香腸和胡蘿蔔加大棒的方式收復臺灣。她的挑戰將是如何在不引起大陸不悅的前提下進行抵抗。與此同時,蔡英文必須拉美國為自己站臺。“這有難度,因為對華盛頓來説,即使美中在南海、朝核等問題上分歧不斷,但對話合作依然是首選。”

  美國國務院東亞局發言人艾倫4日對臺灣《聯合晚報》記者表示,臺灣海峽的和平穩定,符合美國深遠利益,美國鼓勵兩岸在臺灣過渡至新政權後,在尊嚴和尊重的基礎上,持續建設性對話。

  “美國應該遵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不能給‘臺獨’勢力、民進黨、蔡英文釋放錯誤資訊”,張文生對《環球時報》説,美國應認清兩岸關係的現實:“兩岸統一是必然的,美國沒有力量也沒有能力把臺灣從中國分割出去。美國要清楚這一點。”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環球時報駐英國、美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任重 環球時報記者 邢曉婧】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