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我國掌握核電站筏基混凝土一次性整體澆注技術

時間:2009-04-20 10:31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4月20日電(記者 黃全權)中國國家核電技術公司20日宣佈:世界上首臺AP1000核電機組—浙江三門核電站一號機組核島第一罐混凝土澆注及養護取得成功。這是迄今為止,世界核電站工程建設中第一次採用筏基混凝土一次性整體澆注的先進方式。

  “這標誌著,我國成為首個成功掌握核電站筏基混凝土一次性整體澆注先進技術的國家。”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負責人説。

  據了解,三門核電站一號機組核島筏基混凝土一次性整體澆注于3月29日15時08分開始,通過核電工程建設者連續澆注,到3月31日14時06分完成。一次性整體澆注混凝土量達到4982立方米。

  據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專家介紹,核電站核島筏基混凝土澆注完成後,測溫過程式控制制和覆蓋保溫養護工作至關重要,要求溫差控制在25攝氏度以下,以確保核電站核島筏基品質。三門核電站現場管理機構(SPMO)與核島施工承包單位實行每天24小時值班,現場設置98個測溫點,把核電站核島筏基養護面積擴展到3000平方米。經過20天的養護,相關檢測結果表明:目前核島筏基的混凝土養護工作“完全符合技術規範要求,混凝土養護狀況良好”。

  根據我國確定的相關核電發展計劃,今後全國內陸核電站及新審批核電項目將採用以AP1000為主的三代核電技術。這意味著,我國成功掌握核島筏基混凝土一次性整體澆注技術,將為未來核電站建設奠定重要的技術基礎。

  三門核電站一號機組是世界上第三代核電AP1000技術的首臺建設機組,無參考電站。澆注第一罐混凝土前共涉及負挖基坑驗槽、底板外接地及下墊層混凝土澆築、底板模板支設等12個行動項需要完成。為確保澆注第一罐混凝土成功,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國核工程公司、三門核電站現場管理機構從2008年5月啟動了專項計劃,2009年3月1日完成所有的實體準備工作。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臺灣新聞 兩岸新聞 

分享到: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