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核電技術已經具備接近世界先進水準研發能力

時間:2009-03-26 08:48   來源:人民日報

  通過自主創新與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核電技術相結合,目前我國核電技術已經具備了接近世界先進水準的研發能力,而核電站建設、運作、管理水準則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準;核電設備製造能力也不斷提高,設備自主化水準不斷增強。核電為調整能源結構、確保能源安全和環境保護做出了重要貢獻。

  與改革開放同步發展起來的我國核電工業,走過了一條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不斷跨越的發展之路。據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孫勤介紹,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做出了自主設計、建造秦山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和引進建設大亞灣10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的戰略決策。繼1991年秦山核電站和1994年大亞灣核電站建成投運後,我國又先後建設了秦山二期、嶺澳、秦山三期和田灣核電站,形成浙江秦山、廣東大亞灣和江蘇田灣三個核電基地。目前我國已經投運的核電機組11台,總裝機容量910萬千瓦。2008年,核電佔全國電力裝機總容量的1.3%,核電年發電量683.94億千瓦時,佔全國總發電量的2%左右。

  我國已經具備30萬—6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自主設計能力,基本具備了第二代百萬千瓦級核電站設計能力,以及自主批量規模建設的工程設計能力。在核電設備製造方面,60萬千瓦和100萬千瓦核電站國産化率可達70%以上。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康日新説,我國核電站投入運作以來,核電發電量和上網電量逐年穩步提高,其運作業績和管理水準均達到世界先進水準。2008年,中核集團核電發電量為376億千瓦時,相當於當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700多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20多萬噸。環境監測表明,核電廠周圍環境的輻射水準仍保持在核電廠建成前的環境水準。

  進入新世紀,國家對核工業的發展做出新的戰略調整,到2020年,我國核電運作裝機容量將突破4000萬千瓦,核電裝機容量將佔電力總裝機容量的5%。而且經過近30年的發展建設,我國基本具備了“中外結合,以我為主,發展核電”的能力。隨著浙江三門、山東海陽為代表的第三代核電站的開工建設,我國核電工業的春天已經到來。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臺灣新聞 兩岸新聞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