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了幾屆黨代表,以前在閉會後連自己的代表身份都忘了,現在實行常任制,我們的職責明確多了,要幹的事也多了。”四川省大英縣黨代會的代表、回馬鎮文武村黨支部書記魏厚英說。
1月8日,冷霧彌漫。正在田間地頭奔走的魏厚英對記者說:“過幾天縣上就要開黨代會了,我要多聽聽鄉親們的意見,把我的
建議案寫得充實一點。”她調研的題目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如何讓群眾報個“明白賬”。
大英縣2003年被四川省委確定為黨代表大會常任制工作試點縣之一。記者接觸到的縣黨代表都反映:過去,只有在5年一次的黨代會期間才有講話的機會,現在可以經常講,敢講真話,講話管用了!
組織機構係統化
建立建議案辦理機制
在大英縣縣委辦公大樓里,記者看到一個很特別的辦公機構,標牌上寫著:黨代表聯絡辦公室。辦公室窗明幾凈,辦公設備齊全,傳真機24小時待機,配有專職幹部3名。這個辦公室是黨代表大會常任制的日常辦事機構。
“黨代會常任制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黨代表在職常任,‘常任’的核心是日常行權。”大英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周華說。
大英縣建立黨代表年會制度,大會設立主席團,下設秘書處、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代表建議案審查委員會。代表按照地轄劃分和分類歸口的原則,常設了12個代表團,其中在11個鄉鎮按地域相近組建了5個代表團,在縣直部門按黨群口、政府口等設立了7個代表團。大會期間,黨代表建議案經黨代表聯絡辦公室整理後提交代表建議案審查委員會審查後,交黨代表大會討論通過,責成相關單位辦理。閉會期間,黨代表大會以年會組建的代表團為單位常設了12個代表聯絡組,按工作單位和居住地劃分了25個代表小組,每個代表聯絡組常設1名聯絡員,構建黨代會常任制工作組織係統。黨代表閉會期間的建議案經代表聯絡組或代表聯絡小組交黨代表聯絡辦公室,然後分類處理。
代表建議案的辦理回復自交辦之日起不得超過15個工作日。代表建議案的辦理情況納入單位的年度黨建工作考核內容,強化考核獎懲,確保代表建議案辦理的有序正常運行。
權利行使制度化
確保“常任”的權威性
確保黨代表“有權可行、有權必行、行權有據、違權必究”,是大英縣制定的《黨代表大會常任制試行辦法》的核心。《辦法》明確了黨代表在閉會期間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建議權、評議權。
按照《辦法》,黨代表具有審議縣委、縣紀委的年度工作報告,選舉當地黨委委員、候補委員、紀委委員,選舉出席上級黨的代表大會或黨員代表會議代表的權利,具有聽取上一次黨的代表大會決議事項的落實情況和代表提出的建議案、意見和建議的辦理情況的權利。
在具體工作制度上,大英縣建立了情況通報制度,規定黨代表具有知曉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黨的建設及其他涉及全局性的重大問題的權利;建立了黨代表聽證制度,規定黨代表具有參與重大、重要事項的決策和疑難問題的化解工作的聽證權利;建立了黨代表列席相關會議制度,規定黨代表具有部分列席縣委、縣紀委召開的全委會、常委會相關會議和各基層黨委(黨組)會議的權利;建立了黨代表視察制度,規定黨代表可根據實際需要,對本地的重要工作、重要項目和企業進行視察,視察對象和內容一經當地黨委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
去年5月,縣委組織47名黨代表對新農村建設和非公企業發展進行了專題視察。回馬鎮黨委書記劉志強深有感觸:“黨代表視察制度和質詢制度,讓我們時刻感到有一雙雙眼睛看著我們!”
活動開展經常化
充分發揮黨代表作用
大英縣黨代會常任制有一個“三聯”制度:每名黨委委員聯係5名黨代表、每名黨代表聯係5名黨員、每名黨員聯係10名群眾。黨代表及時傳達黨委的重大決策,每月至少開展1次聯係黨員活動,每月向所負責聯係的縣委委員匯報一次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意見建議,每年幫助所聯係黨員解決1—2個實際問題。“三聯”制度實現了黨委與普通黨員群眾之間的信息溝通傳遞,讓多數黨代表所聯係的黨員和群眾成為了遵紀守法的模范、工作崗位的標兵、帶頭致富的能人。
發揮黨代表參與決策、監督執行、示范帶動、聯係溝通作用,探索黨代表在黨代會閉會期間作用發揮渠道,是大英縣推行黨代會常任制的工作重點。縣委廣泛開展了參與決策活動、示范引導活動,最令人關注的是監督執行活動。黨代表可以憑縣委統一制作的代表證對縣委貫徹上級黨組織的決議、決定及縣委、縣紀委工作報告的實施情況進行督促檢查、意見徵詢,對全縣黨的建設、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和視察,對黨員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向有關黨組織提出質詢。5年來,共組織黨代表集中開展視察調研活動12次,提出質詢376件次,辦結率達100%。
此外,大英縣還出臺辦法,規定縣委每年組織全體黨代表對縣委、縣紀委班子及成員進行滿意度測評。而《關于黨代表對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管理行權有關問題的暫行規定》的出臺,更是充分讓黨代表在幹部選拔任用方面行使權利。(記者 劉裕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