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國家統計局局長謝伏瞻:全年CPI漲幅4.5%-4.6% 

時間:2007-11-23 09:03  來源:中國證券報

圖為國家統計局局長謝伏瞻 資料圖片

        CPI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縮寫為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産品及服務價格調查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準的重要指標。如果CPI指數升幅過大,表明通貨膨脹成為經濟不穩定因素。

    構成:共包括食品、煙酒及用品、衣著、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交通和通訊、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居住八大類,263個基本分類,約700個代表品種。

   計算方式: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就是運用抽樣調查技術對全國550個樣本市縣近3萬個採價點進行價格調查,加工整理後計算出來的。

    用途:國際上公認CPI有三大用途,即通貨膨脹指標、國民經濟核算以及支付的調整。世界各國大多采用CPI作為測量通貨膨脹的指標。 

     國家統計局局長謝伏瞻昨日(22日)在清華大學表示,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月度同比漲幅在6%左右可能要持續一段時間,預計今年全年CPI漲幅4.5%-4.6%,總體上屬於溫和通脹,仍處於可承受區間。

    他指出,雖然當前居民消費價格漲幅較大,通脹壓力增加,但此輪價格上漲主要是由食品價格上漲引發的。除少數産品外,大多數産品價格上漲是成本推動造成的,要加強宣傳,穩定社會預期。

    謝伏瞻指出,除食品價格上漲外,原油價格上漲也帶動了工業品價格上漲。此外,有色金屬、鐵礦石價格上漲及工資水準上漲,也是推動物價上漲的重要因素,“房價和股價大幅上漲對經濟長期發展也積累了較大風險。”

    謝伏瞻認為,穩定宏觀經濟要控制總量,綜合運用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使經濟增長速度有序緩慢地回落到10%左右的合理區間。短期內實行適度從緊的宏觀經濟政策,更多利用貨幣政策控制流動性,防止信貸和投資過快增長。同時,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降低對外部需求的依賴,防止世界經濟減速帶來的衝擊。 

    他預計今年GDP總量增速在11.5%左右,未來十幾年中國GDP增速完全有可能保持在7%-8%,甚至有更高增速。由於2002年到2007年每人平均GDP增速保持在10%左右,遠超到2020年每人平均GDP翻兩番需要的年均7.5%的速度,因此即使未來GDP增速有所降低,每人平均GDP翻兩番的目標也可以實現。

    他還認為,匯率、利率調整受限的深層次原因是國際收支不平衡。他建議,要深化匯率、利率改革,完善匯率形成機制,擴大匯率彈性。(記者 王光平)

分享到:
編輯:董潔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