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9月份宏觀經濟數據可能再創新高 CPI仍將超6% 

時間:2007-10-08 12:37  來源:東方網

 

    經過8月份的“高燒”後,將於本週開始陸續公佈的9月份宏觀經濟數據,預計仍將在高位運作,部分數據可能還將再創新高。

    8月份的數據令人印象深刻,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較去年同期上漲6.5%。

    其中,食品價格的持續上漲多被認為是推高CPI的主要原因。

    目前,豬肉價格雖然在9月有所回落,但其他食品如蔬菜、雞蛋等價格卻在不斷上升,食
品價格上漲推動的CPI上升趨勢並未有根本改變,預計9月份CPI仍將維持在6%以上,並有可能再創新高。

    其他的宏觀經濟數據同樣不容樂觀。截至8月份,固定資産投資增速仍維持高位,尤其是房地産開發投資持續快速的回升,必然帶動整個固定資産投資的增加。

    房價上漲,房地産投資較快的現狀仍然嚴重,相關的房地産調控正在面臨嚴峻的考驗,最近出臺的房貸新政,其效果如何,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據國家發改委數據,8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8.2%,漲幅創歷史新高;1~8月房地産開發投資完成14277億元,累計增速達29%,繼續創2005年以來同比增速最高點。預計9月份的房地産投資數據、各地房價以及整個固定資産投資規模,仍將進一步走高。

    目前,有關方面已針對當前宏觀經濟運作的情況作了及時調控,從高層對經濟趨熱的一再提醒,到相關部門接二連三的財稅貨幣政策,力度之大,為近年少見。

    但鋻於中國經濟機體的龐大和複雜,以及經濟高速發展的現實,經濟從偏快轉向過熱的趨勢仍然存在。而要根本改變當前中國宏觀經濟運作的這一基本格局,真正把宏觀經濟穩定下來,可能尚需時日,任何急躁,不切實際、違背科學的做法,都有可能陷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境地。

    股市:中期調整?

    從7月6日3600點開始,上證綜指一路翻山越嶺,到節前9月28日收盤,順利攻克5500點心理關口,報收5552點,漲幅已達54%。

    這波被稱為藍籌的行情,經過近3個月的狂飆突進發展至此,市場再一次陷入新的迷茫:各種利空紛至遝來,形形色色的股評充斥市場,恐懼與貪婪開始交織,人們期待調整卻又心存僥倖。

    在此背景下,繼續唱多者熱血沸騰,搬出種種利好:中國經濟基本面將持續向好,制度溢價將繼續發揮作用,企業利潤持續增長,長假期間港股的再度火爆以及全球市場的強勁上漲……

    事實上,沒有人懷疑中國經濟的長期向好,也沒有人否認中國股市的長牛趨勢,但在最近3個月裏的這波行情,顯然上漲過快、漲幅過高,中期調整很可能成為市場的必然選擇。

    首先,統計數據顯示,在510家進行三季度業績預告的上市公司中,有314家公司因業績改善或提高而“報喜”,“報喜”比例高達62%。但是,它們的當前股價已基本反映了這一業績預期,而其後續的盈利能力,還有待進一步觀察。而且部分上市公司業績的提升,主要來自股權投資的收益,一旦股市回調,此類收益就大幅降低。

    其次,中國經濟整體趨熱的情勢,將引發更進一步的宏觀調控,而且調控措施將更為嚴厲。從9月末出臺的房貸新政來看,有關方面的態度已經鮮明。目前,市場普遍預期,在“十七大”後,可能會有一整套宏觀調控措施出臺。

    第三,機構在9月份的減倉跡象很明顯。有消息稱,隨著這波藍籌行情的進一步上揚,機構在9月中下旬已開始順勢減倉,部分機構的倉位已經變得很輕。

    此外,隨著建行、中石油、神華集團等超級大盤股的加速回歸,市場擴容帶來的資金面吃緊狀況也將會越發嚴峻。

    但這種來自市場的調整並不可怕,漲多了要跌,跌多了要漲,這才是市場之道。在中國經濟處於上升階段,中國股市長牛不改的背景下,此類調整更有利於中國股市的健康發展。(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李武)

分享到:
編輯:董潔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