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又一“全球第一”!超40%↑ 它,“亮”了→

2025-10-27 11:21:00
來源:央視財經
字號
  制造業作為國家經濟命脈所係,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整個“十四五”期間,我國制造業增加值增量預計達到8萬億元,對全球制造業增長貢獻率超過30%。在規模穩定增長的背後,我國先進制造也在加速壯大。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指出要“加快建設制造強國”“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幹的現代化產業體係”。由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評選的“燈塔工廠”,被譽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工廠”,代表當今全球制造業領域智能制造和數字化最高水平。目前我國燈塔工廠數量全球第一,佔比超40%,反映出我國在制造業領域的實力和競爭力。10月26日起,總臺財經節目中心推出係列報道《走進“燈塔工廠”》,看中國“制造強國”之路。
  穿越機視角 看全球首座風電行業“燈塔工廠”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持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三一重能的韶山葉片工廠被評為全球首座風電行業燈塔工廠。跟隨記者的鏡頭,一起走進這座燈塔工廠,來看我國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如何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從“全球最大制造基地”向“最高效制造高地”轉型。
  總臺央視記者 楊紫薇:湖南韶山的葉片工廠,目前最長可以生產118米的葉片。一支百米級葉片,生產時間也從原來的平均40多個小時,縮短到現在的30個小時左右。一個風電機組主要是由葉片、輪轂、機艙和塔筒等構成。葉片作為其中主要的零部件之一,直接影響著風機的發電性能和全生命周期的可靠性,其成本一般佔機組總成本的20%到30%。
  三一重能韶山葉片工廠副總經理 彭海兵:這支118米的葉片,是陸上可商業投用的最長葉型,它的風輪直徑有242米,重量達到了40多噸,它的額定功率是7.7兆瓦,相當于每一圈都可以發電7到8度。
  彭海兵表示,作為亞洲最大的單體風電葉片生產車間,這里可容納12套模具同時生產,每年可生產長度80米的陸上風電葉片約3000支。
  三一重能韶山葉片工廠副總經理 彭海兵:工廠全年都是滿產的狀態,我們以10月份為例,10月份8副模具的產能成型的是174支百米級葉片,入庫是57套,發貨達到了100套以上,全年的產能在這個月釋放,接下來兩個月也是非常大的交付周期。
  在當前風機大型化趨勢下,葉片的長度迅速突破百米。除了生產速度快,還要強度高、重量輕、生產偏差要小。材料、工藝的嚴苛,也對這家葉片工廠從“制造”向“智造”轉型提出更高要求。
  三一重能智能化研究院工程師 謝夢茹:數字元平臺可以把它理解為我們工廠的一個“智慧大腦”,就相當于我們在電腦上建立了一個和實際車間一模一樣的虛擬工廠,幫助我們把缺陷降低了20%左右,交付時間縮短了大概34%。
  這座全球首座風電行業的燈塔工廠,照亮的不只是車間生產線,也帶動了全產業鏈協同升級。公司還通過供應鏈協同平臺,將生產需求實時傳遞至供應商,實現精準供應與庫存優化。
摩根士丹利發布研究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風機裝機容量保持高速增長態勢,2025年前7個月新增裝機54吉瓦,預計全年新增約106吉瓦,“十五五”期間,年均新增裝機容量將超過110吉瓦。風機裝備價格也較去年明顯上漲。2025年前8個月,陸上風機(不含塔筒)招標價格較2024年上漲8%,海上風機價格上漲12%,推動風電裝備產業盈利能力上升。專家表示,我國巨大的市場規模和先進的風電裝備技術,將進一步強化我國在全球風電產業的主導地位。 
[責任編輯:黃曉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