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踐行全球發展倡議 譜寫中國援外和國際發展合作新華章

2024-06-18 09:34:00
來源:《求是》2024/12
字號

  羅照輝

  發展承載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也是人類社會的永恒主題。2021年9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把脈世界大勢,洞察百年變局,鄭重提出全球發展倡議,重振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為各國聚焦發展、團結發展、共同發展,推動全球發展邁向平衡協調包容新階段,注入了思想動力,提供了行動指南。2022年6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上提出中方推動落實全球發展倡議的一系列重大舉措,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和廣泛讚譽,迄今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中國願加大對全球發展合作的資源投入,致力於縮小南北差距,堅定支援和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加快發展。2023年12月召開的中央外事工作會議明確,以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為戰略引領,推動各國攜手應對挑戰、實現共同繁榮。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球發展倡議的重要論述,堅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央外事工作會議決策部署,與各方一道持續行動,不斷推進全球發展倡議走深走實。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認清世界發展大勢,堅定信心,起而行之,擰成一股繩,鉚足一股勁,推動全球發展,共創普惠平衡、協調包容、合作共贏、共同繁榮的發展格局。全球發展倡議植根于發展,聚焦共同發展,與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共同構成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戰略引領,具有鮮明的時代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創新成果。全球發展倡議的全球意義、戰略影響、歷史價值已經超出發展範疇,彰顯出強大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

  全球發展倡議是加快落實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破解全球發展困境的理念引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就是為了讓全世界聚焦發展,為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助力。”環顧當今世界,一方面,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的時代潮流不可逆轉,團結協作、共謀發展的呼聲和意願前所未有的強烈;另一方面,南北發展鴻溝持續擴大,世界經濟復蘇步履維艱,全球發展赤字有增無減,糧食安全、難民問題、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危機不斷加劇,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解決發展赤字、破解發展困境,成為當前人類社會面臨的時代課題。總書記提出全球發展倡議,旗幟鮮明地推動發展議題重回國際合作議程的中心位置,以構建全球發展共同體對衝“小院高墻”、“脫鉤斷鏈”,從全球發展最緊迫的問題入手,提出重點推進減貧、糧食安全、抗疫和疫苗、發展籌資、氣候變化和綠色發展、工業化、數字經濟、互聯互通等8個領域合作,全面對接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既有代表性,又有全面性,既著力應對緊迫挑戰,又著眼增強發展能力、創造發展條件,為推進落實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注入新動能,也為“後2030”全球發展提供新思路。

  全球發展倡議是馬克思主義的國際主義精神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度融合。馬克思主義高度關注世界發展不平等、貧富懸殊問題,指出資本主義主導的世界體系帶有鮮明的國際分裂和等級壓迫特點,強調“無産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後解放自己”的崇高國際主義精神。中華民族自古以來追求“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崇尚“親仁善鄰、協和萬邦”、倡導“和衷共濟、守望相助”。全球發展倡議融合了馬克思主義的國際主義精神和“天下為公”、“和合共生”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正確義利觀為導向,強調堅持發展優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普惠包容、堅持創新驅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行動導向,推動實現更加強勁、綠色、健康的全球發展。這“六個堅持”明確了倡議的核心理念、基本原則和實踐路徑,系統闡釋了為什麼要發展、發展為了誰、發展依靠誰、如何發展等一系列事關全球發展的基本理論問題,開創了國際發展合作新模式,有利於增進國際社會對中國理念、中國主張、中國方案的理解認同。

  全球發展倡議是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的實際行動。世界好,中國才會好;中國好,世界會更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始終將自身發展置於人類發展的坐標係,以自身發展為世界發展創造新機遇。全球發展倡議源於中國式現代化和中國自身發展的成功實踐。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在40多年改革開放過程中,積累了諸多寶貴的發展經驗。中國追求的不是獨善其身的現代化,願進一步加大對全球發展合作的資源投入,同各國一道,實現和平發展、互利合作、共同繁榮的世界現代化。全球發展倡議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支援聯合國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強調加強主要經濟體政策協調,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並致力於推動全球、區域、國別發展合作協同增效,努力排除地緣政治干擾,構建更加團結、平等、均衡、普惠的全球發展夥伴關係,促進國際社會將發展共識轉化為務實行動,推動世界各國攜手實現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

  

  偉大時代孕育偉大理論,偉大理論引領非凡實踐。全球發展倡議提出兩年多來,中國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加速推動全球發展倡議從“大寫意”向“工筆畫”跨越邁進。中國援外加速從政府間雙邊單向“輸血”、政府資源為主的傳統模式,向多雙邊結合、多主體參與、多方向對接、多資源投入的國際發展合作提質升級。新時代中國特色國際發展合作和援外事業掀開新篇章。

  拓展朋友圈,健全合作機制。中國在聯合國發起成立“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80多個國家踴躍參加;成立全球發展倡議推進工作組,加快落實各項務實合作舉措。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以下簡稱國合署)同40多個國家、國際組織以及國內外金融機構等深入對接,簽署落實合作文件。全球發展促進中心網路建設全面鋪開,已吸引68個國家、區域和國際組織加入,各方讚賞網路平等開放務實,並期待通過網路平臺開展更多創新合作,深化拓展平等、開放、合作的全球夥伴關係。2024年伊始,國合署與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簽署關於推動全面落實全球發展倡議的聯合聲明。這是中方與聯合國專門機構簽署的首個以落實全球發展倡議為目標的綜合性官方文件。全球發展倡議框架內合作邁出新步伐,展現新風貌。

  籌措各類資源,推進務實合作。升級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並增資至40億美元。籌集120億美元專項資金,支援全球發展倡議項目落地,實現援外融資方式重大突破。創新建立全球發展項目庫和資金庫,通過合作出資、定向捐贈、受益方配資等方式,吸引官方、社會多元主體參與。統籌推進重大標誌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菌草、雜交水稻、青蒿素、魯班工坊等品牌廣受讚譽,為廣大發展中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積極貢獻。不久前,我到訪位於斐濟的中國—太平洋島國菌草技術示範中心時,當地居民繪聲繪色講述菌草致富的故事,由衷表達對“中國草”、“幸福草”造福南太熱土的感激之情。我們還動員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等近20個國際組織資源,在衣索比亞、巴基斯坦、尼日利亞等近60個國家實施了140多個項目,受益人數超過3000萬。

  凝聚合作共識,搭建行動平臺。2023年7月,國合署成功舉辦全球共用發展行動論壇首屆高級別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專門發來賀信強調,共用發展是建設美好世界的重要路徑。這是疫後中方首次舉辦以發展為主題的全球性大會,158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1500多位嘉賓線上線下出席,共商發展藍圖,共建發展項目,共用發展成果。在全球發展倡議框架下機制化舉辦中國—印度洋地區發展合作論壇、國際發展合作陽光論壇等活動,共同唱響陸海兼備、開放透明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主旋律。在聯合國總部先後舉辦全球發展倡議高級別主題宣介活動、全球發展倡議合作成果展示高級別會議,在維也納國際中心舉辦全球發展倡議主題研討會,與會人員反響熱烈。

  注重“授人以漁”,促進共同繁榮。人力資源開發合作是中國援外的亮麗名片。我們在全球發展倡議框架下,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10萬個研修研討名額,支援發展中國家疫後經濟社會發展,目前已完成4萬人次,覆蓋全部“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國家。設立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8年來培養70多個國家的400多名碩士、博士官員,他們都已成為各自國家的建設者、中外友好的促進者。共同建立“全球發展青年領袖之家”,為可持續發展培育可持續力量。設立全球發展促進中心創新培訓基地,2023年為36個國家的學員舉辦線下研修班,受到發展中國家熱烈歡迎。

  

  2023年底,習近平總書記出席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對外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會議明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外交工作主線,形成新征程上中國外交戰略的頂層設計。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中央外事工作會議精神,以人類前途為懷、以人民福祉為念,落實落細全球發展倡議,不斷開創中國特色國際發展合作和援外事業新局面,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新貢獻。

  全力服務元首外交和國家對外戰略。國際形勢風雲激蕩,元首外交定向領航。我們要進一步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在多雙邊場合宣佈的一系列重大援外舉措。比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十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宣佈,“中方將繼續積極推動實施30億元人民幣的發展合作項目”,構建中阿“更為平衡的經貿互惠格局”。我們全力配合重大戰略部署,一體謀劃落實三大全球倡議和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具體舉措,統籌推動有關項目在周邊命運共同體國家、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發展中國家以及重點國家的重點地區率先落地。做得好也要説得好,持續宣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外交思想,講好中國援外和國際發展合作的故事,塑造我國可信、可愛、可敬的負責任大國形象。

  深入落實全球發展倡議。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中國是“全球南方”的當然成員。我們將繼續堅持發展中國家定位,強化對全球南方、南南合作的引領,深度對接各國、各區域發展戰略,推動全球發展倡議與其他重大倡議協同發力。辦好全球共用發展行動論壇第二屆高級別會議等全球發展倡議框架下機制性會議。充分發揮全球發展項目庫和資金庫效應,創新合作模式,推動專項資金儘快轉化為旗艦項目。著力在衛生、數字、綠色等領域打造一批“小而美”品牌、落地一批新項目,把“小切口”做出“大文章”。

  持續引領國際發展合作。凡益之道,與時偕行。我們將繼續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推動南北對話,實現優勢互補,鞏固以南北合作為主渠道、南南合作為重要補充的國際發展合作格局,履行“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持續推動多邊發展治理體系改革,擴大全球發展倡議、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框架下三方、多方合作,引領各國謀劃“後2030”發展議程。同時,堅決反對把援外和國際發展合作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敦促發達國家率先履行發展援助和氣候融資承諾,在形成共識的領域開展平等合作。

  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贈人玫瑰,手留余香。新時代中國援外和國際發展合作在幫助夥伴國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同時,有效帶動中國優質産品、先進技術、行業標準走出去。我們要進一步發揮援外杠桿導向作用,凝聚援外、投資、貿易的合力。落實好加大全球發展合作資源投入的承諾,推動援外和國際發展合作更好服務深層次改革、高品質發展、高水準開放,更有力推動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榮、進步的光明前景。

  作者: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黨組書記、署長

[責任編輯:黃曉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