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共建大市場 共用新機遇(環球熱點)

2024-05-23 09:16: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近日,由中共海南省委宣傳部、中國日報社、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主辦,以“共用紅利 共促發展”為主題的2024《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區域發展媒體智庫論壇在海南省海口市舉辦,論壇期間發佈“以提升規則利用率為重點釋放RCEP紅利——2022—2023RCEP實施初步評估”研究報告。

  來自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19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數百名專家學者,政商界、智庫界、主流媒體界代表圍繞“全面實施RCEP,打造全球經濟增長中心”“提升RCEP規則利用率,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發揮媒體智庫作用,推動RCEP全面實施與升級”等主題展開討論。當前,RCEP發展情況如何,釋放哪些發展潛能?請聽專家觀點。

  顯著促進區域內貿易投資增長

  “RCEP正式實施以來,初步形成共用紅利、共促發展的區域合作新局面。”在RCEP區域發展媒體智庫論壇上,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發佈題為“以提升規則利用率為重點釋放RCEP紅利——2022—2023RCEP實施初步評估”的研究報告(簡稱“初步評估報告”),以相關數據為基礎,對RCEP正式實施以來的總體進展作出初步分析,並對釋放RCEP紅利提出相關建議。

  據報告統計,一方面,RCEP促進區域內貿易較快增長,2022年,RCEP15個成員的區域內貿易總額均明顯增長,其中10個成員實現兩位數以上增長。另一方面,RCEP有力促進區域內投資增長,2022年,RCEP15個成員吸引外國直接投資5311.1億美元,同比增長13.9%;對外直接投資5774.6億美元,同比增長21.7%。此外,RCEP部分成員區域內中間品貿易規模增長較為明顯,RCEP區域內中間品貿易佔貿易總額比重由2021年的約64.5%上升至2022年的約65%和2023年的約66%。RCEP不僅促進了寮國、緬甸、柬埔寨等欠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長,也促進了中日韓市場的互聯互通和經貿融合。

  在論壇上,多國專家學者和政商界人士分享了對RCEP全面實施以來各成員國享惠情況的觀察研究。其中,中國—東盟貿易投資較快增長是共建RCEP區域大市場的一大亮點。寮國工業與貿易部部長助理莫拉克斯西德拉貢認為,RCEP極大促進了中國—東盟之間的貿易,在供應鏈、産業鏈發展,智慧財産權保護等多領域為成員國帶來發展紅利,推動成員國之間貿易政策和標準相互協調,進而促進相關國家可持續發展。

  “RCEP生效實施彌補了中日、日韓間自貿協定的空白。”日本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河合正弘説,RCEP涉及商品貿易、服務貿易、投資、智慧財産權、電子商務等豐富內涵,覆蓋面廣,涉及成員國眾多。借助RCEP渠道,中日韓能夠更好地開展自由貿易,越來越多日本企業從RCEP的低稅率規則中受益。韓國高麗大學國際研究學院特聘教授金興鐘認為,RCEP自全面實施以來,對區域內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顯著。RCEP全面實施為區域內降低關稅、減少貿易壁壘、促進地區産業鏈供應鏈價值鏈融合發揮重要作用。

  “RCEP是一個非常具有潛力的協定,對世界經濟的發展作出很大貢獻。RCEP的藍圖正在不斷演化的過程中。”馬來西亞亞太“一帶一路”共策會主席、前交通部長翁詩傑説,促進形成RCEP統一大市場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並進一步提高對RCEP規則的使用率。

  繼續提高原産地規則利用率

  世界銀行的一項研究指出,RCEP統一原産地累積規則的突破,使關稅減讓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效應提升1倍以上。據日本財務省關稅局統計,2022年日本在RCEP項下的享惠進口額相當於其在《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日歐自貿協定、日美自貿協定下享惠額的總和,RCEP成為日本進口享惠額最大的自貿協定。

  原産地規則利用率是衡量RCEP紅利釋放程度的重要指標。如何讓更多企業從RCEP原産地規則中受惠,全面釋放RCEP區域大市場紅利,是本次論壇期間與會代表關注的核心話題之一。

  據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初步估算,在現有貿易規模基礎上,若中國對RCEP原産地規則利用率提升到韓國對日本的出口水準,享惠出口貨值將超過目前的10倍以上。大幅提升RCEP原産地規則利用率,促進中日韓與東盟産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將推動東盟産業體系完善與升級。未來RCEP政策紅利釋放在推動貿易投資發展、提升企業享惠水準、促進經濟增長等方面有巨大空間。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認為,當前,RCEP成員國需多舉措加快提升規則利用水準,進一步增強RCEP區域大市場活力。例如推動RCEP原産地規則由“部分累積”向“完全累積”升級;實現由“國別關稅減讓”向“統一關稅減讓”過渡;以部分成員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審議為契機,協商縮短投資負面清單限制措施,推進農業、製造業等成熟領域更高水準的開放;在監管一致性、政府採購、電子商務、綠色發展等領域探索更高水準的開放標準等。

  “根據對當前RCEP實施情況的觀察,企業對RCEP規則利用率主要受到RCEP關稅優惠程度、企業對RCEP的認知程度、企業對利用RCEP收益的預期、RCEP規則的複雜程度及其與企業專業能力的匹配度、政府公共服務品質等因素的影響。”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賈慶國分析,提高RCEP的利用率,一方面需要各成員國政府相關主管部門加大對RCEP為企業帶來紅利的政策推介力度,在制定和執行政策時應充分為企業提供便利,幫助企業用好RCEP規則,同時充分發揮相關行業協會、智庫、律師事務所等相關機構在解釋條款、解決實際問題方面的支援作用,讓企業充分了解RCEP規則為企業帶來的實際優惠。此外,成員國之間應加強交流,總結政策實施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共同提高區域內企業對RCEP的認知和利用水準,不斷激發RCEP活力,推動成員國共同發展。

  合力打造全球經濟增長中心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指出,到2030年,RCEP有望帶動成員出口凈增加5190億美元。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初步評估報告認為,面對全球經濟加速分化、需求萎縮、增長乏力的嚴峻挑戰,共建高水準的RCEP區域大市場,不僅將為區域經濟增長帶來重要動力,也將為不確定性明顯加大的全球經濟注入重要的確定性。

  “當前,某些國家採取‘小院高墻’‘友岸外包’等舉措對全球經濟增長造成掣肘。RCEP對區域內貿易投資增長的推動作用顯著,對全球經濟增長作出重要貢獻,逐漸形成亞太地區的‘經濟地緣中心’。接下來,把RCEP打造成全球經濟增長中心,要更加注重把RCEP打造成為規則中心與執行中心,不僅確立規則,還要執行規則。”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説。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分析,在推動RCEP全面實施的過程中,區域內大國需要承擔責任,提供更多公共産品,推動現有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等條款落地,幫助中小企業尤其是欠發達國家企業更好分享自由貿易紅利,推動RCEP能力和制度建設。值得強調的是,在當前國際形勢下,增進RCEP成員間的戰略互信尤為重要,促進全要素在區域內的自由流通,幫助受損者建立受損補償機制,讓所有成員都享受到自由貿易的紅利,有助於推動RCEP不斷升級,助力RCEP成員共同探索新的全球化發展道路。

  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薛瀾認為,在當前全球綠色轉型、數字轉型的時代機遇中,在RCEP成員國間加快推動數據跨境流動,需要加快探索數據出境便利機制,提升數據流動的效率與安全性;積極探索新興數字業態發展,打造國際數據服務産業集群;建立數據跨境流動跨部門機制,形成協同治理模式等。

  巴基斯坦《觀察家報》數字媒體和戰略部主任法赫德高哈爾馬利克認為,在當前全球經貿往來頻繁、數字轉型加快的背景下,媒體與智庫的高效合作,有利於確保資訊的準確性和高品質。媒體對企業在RCEP規則中涉及相關問題的解答,對RCEP實施中細節故事的講述,也有助於提升企業對RCEP規則認知程度、幫助公眾了解RCEP發展進程,尤其是網路社交媒體將幫助相關資訊在全球傳播。

  “共建RCEP區域大市場,需要各方把握大勢、排除干擾、堅定信心,需要充分發揮區域內媒體智庫作用,合力搭建RCEP智力支援平臺、規則宣介平臺、能力提昇平臺、合作成果推廣平臺等,為推進RCEP進程、共建RCEP區域大市場發揮積極作用。”遲福林説。

[責任編輯:黃曉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