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次南極考察丨特寫:“雪龍2”號犁海破冰
新華社“雪龍2”號12月7日電 特寫:“雪龍2”號犁海破冰
新華社記者周圓
南極大陸就在前方,但40海裏冰脊叢生區橫亙在前。
“這是本航次最艱難的一段路程。”浮冰如拼圖般填滿水面,亂冰斜插入海,翠綠而堅硬。“雪龍2”號船長肖志民説,這片海域當年新冰和多年冰經過碰撞、擠壓、疊加,厚度普遍能達到兩米,最厚能到四五米。
面對多層堅冰,具有破冰能力的“雪龍2”號要前行尚需花費時間。作為貨船,同行的“天惠”輪更是寸步難行。新考察站建設任務重,無法等待冰情好轉,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隊商議決定,派出“雪龍2”號破冰開道。
船時5日6時許,“天惠”輪在冰區外等待,“雪龍2”號起航探路。
“哐哐,吱吱”,船艏傳來冰與鋼碰撞摩擦聲;船舷旁,嶙峋剔透的海冰翻出水面,擠向兩側;船後則留下一條深黑色水道。
肖志民介紹説,“雪龍2”號曾經為“雪龍”號破冰引航,積累了不少經驗。但“天惠”輪船型大且不具備破冰能力,對水道的要求更高。
連續破冰、衝撞破冰、船艉破冰,作為全球第一艘採用船艏、船艉雙向破冰技術的極地科考破冰船,“雪龍2”號使出十八般武藝,歷時近6小時衝出厚冰密集區,開闢出一條航路。
隨後,“雪龍2”號掉頭返航,同時清理並拓寬來時的航道。駕駛室內,肖志民望著連綿冰脊和重新封堵上的水道,眉頭緊鎖。“整體來看,這條線路厚冰、硬冰多,部分航道彎度較大,海冰也一直在漂移,對‘天惠’輪航行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21時許,極晝的太陽挂在地平線上。船載直升機緊急整備,飛向冰區深處。
考察隊副領隊魏福海説:“冰區情況比預計的要複雜,我們安排直升機從空中探看冰情,判斷目前的航道是否合理,尋找備選航路,優化穿行線路。”
與此同時,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傳來最新的海冰圖,並線上上提供決策支撐。
陽光在舷窗外亮了一夜。船長和大副守在駕駛臺,規劃航線;駕駛員主動順延值班時間,一起出謀劃策。
6日6時許,線路優化完畢,“雪龍2”號再度出發。
“結合空中觀察情況、最新冰圖等資料,確定我們之前的路線是合理的。現在優化調整了約8海裏的路線,讓航線儘量平直順滑。”肖志民雙眼佈滿血絲,面前的航行圖上,數個紅點落于冰塊間,標出行進難度大的位置。
穿行冰區,二副伍安超緊盯著每一塊大冰,“我們標記出水道位置,對海冰大小、形狀和相對位置等一共標記40余處”。對每一處,伍安超和駕駛員們都熟記於心,再結合雷達,快速做出航行決策。
開道、平整、拓寬……“雪龍2”號如犁地般來回穿梭,在亂冰林立的海面開墾出一條順滑水道。
“‘天惠’請備車,準備跟隨我船進入水道。”“收到!”6日12時30分許,“雪龍2”號引領“天惠”輪駛入幾經修整的航道。
一路上,“雪龍2”號時而側推海冰,時而旋回拓寬;或降速等待,或提速破冰。往來間,水道暢通無阻。
6日23時許,歷經5次破冰開道,“雪龍2”號和“天惠”輪相繼衝出冰區,駛入清水海域。
此時,湛藍海面如鏡,恩克斯堡島赫然顯現——南極,我們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