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亦莊舉辦 “機器人”創新梯隊再擴容

2023-08-17 15:22: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人民網北京8月17日電 (池夢蕊 李世奇)一隻機械臂熟練地泡出一壺功夫茶,一台等人高的手術機器人操作著精細的骨科手術,室內配送機器人向觀眾展現著驚人的力量和靈敏度……8月16日,在北京亦莊(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辦的2023世界機器人博覽會上,北京亦莊13家機器人企業亮相,其中8家是專精特新企業,包括5家“小巨人”企業。總體來看,北京亦莊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同比增長184%,總數達108家,其中機器人和智慧製造企業佔比近五成,北京亦莊“機器人”創新梯隊再擴容。

  像人手一樣靈活的“藍色夾爪”輕輕地抓起茶壺蓋,又穩穩地拎起茶杯,注水、泡茶、倒茶,一整套動作流暢得如行雲流水,軟體機器人的智慧互動-機器人茶藝展示平臺展示著它“柔軟的手”的靈活魅力。“不光精準靈活,即便是草莓這樣人工摘取都極易破損的水果都能完成抓取不破損。”軟體機器人研發總監單雪梅介紹,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軟體機器人可實現工業生産中近96%異形、易損物品抓取搬運,“秘密”就藏在機器人前端的柔性夾爪上,它涉及彈性體材料技術、結構設計和控制技術,技術複雜度高,目前全球僅有2家公司掌握。

  除了“智慧的手”,亦莊的機器人産品還有“聰明的腦”“智慧的眼”……“依據患者CT影像,我們用一套智慧演算法通過三維建模設計治療方案,再用手術機器人按術前計劃精準實施手術,有效提高手術效率和安全性。”長木谷董事長張逸淩介紹,該企業自主研發的基於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的智慧三維重建手術輔助系統,可以幫醫生在手術前5-10分鐘精準制定出一套個體化的三維手術方案,將手術精準度提升至96.7%以上;而人工智慧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運用人工智慧讓機器人“腦”“眼”“手”精準配合,通過AI+手術機器人的方式重塑骨科醫療,改變傳統骨科手術的診療模式,輔助醫生高效、精準、安全的完成每一台手術,成為骨科醫生的“超級助手”。“目前,全國有700多家三甲醫院的醫生使用我們的産品,很多縣醫院也開始使用。”

  同樣作為專精特新企業的和華瑞博,展出了和華關節手術機器人KRobot-5800,該機器人是我國首臺自主研發並取得註冊證的國産關節手術機器人,是兼具導航與截骨的自動對位操作型手術機器人。自2021年1月在北京協和醫學院完成國産機器人在臨床的首秀後,其在全國多中心研究中現已成功完成1800余例關節手術機器人協同全膝人工關節置換術,成為我國該類型手術迄今為止最大宗的一組病例樣本,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珍貴的臨床價值。和華瑞博有關負責人介紹,未來將持續為臨床提供多模態、數字化的術前規劃,高精準、高自動化的術中配準與執行方案,更好輔助醫生開展關節置換術。

  “精工細作”盡顯科技“狠活”。北京亦莊聚焦機器人研發和應用,在整機、系統整合和核心零部件上不斷突破,以自主研發實現核心零部件技術突破是一個重要著力點。

  一個只有15釐米的“小零件”,約佔到了機器人總成本的1/3,作為工業機器人的“心臟”,高精密減速機一直以來依賴國外進口。但在“三城一區”科技創新主平臺的推動下,來自北京亦莊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智同科技通過積極開展校企合作,與北京工業大學通過産學研合作方式推動減速機國産替代進程,在精度、壽命等方面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有了這顆“心臟”,機械臂方可更加靈活。北京智同工大智慧傳動技術研究院院長張馳宇告訴記者,智同科技CT-CRV系列減速機打破了行業壟斷,解決“卡脖子”難題,實現了中國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的國産替代。

  來自SMC首發的AMS系列産品-壓縮空氣管理系統,可用於工廠節能降耗。當監測到設備處於待機(生産停止)的狀態時,將自動降低供氣壓力或關掉氣源,通過減少壓縮空氣的消耗,實時監控和提高設備運作效率,空氣消耗量最大削減可達62%。作為最早一批進入北京亦莊投資發展的外資企業、知名的氣動和自動化元件研發製造商,SMC自1994年入駐北京亦莊以來,近30年時間裏先後建成四家工廠、一個研發中心、三個物流中心,形成了SMC全球最大氣動産品製造基地的事業格局。如今,隨著産線數智化轉型升級和中國業務重組,SMC打造了一個高端裝備核心零部件配套的“百億企業”。

  京東物流自主研發的天狼系統、地狼系統、智慧快遞車和室內配送機器人也是本次博覽會的一大亮點。以室內配送機器人為例,實現多機調度,自主導航避讓,打通全樓水準垂直配送動線,最大可載重30公斤,充滿電後可連續工作超過8小時,打造樓內末端配送新體驗。

  據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世界機器人大會已舉辦8屆,作為大會主辦地,北京亦莊著力建設包括機器人和智慧製造産業在內的四大主導産業,推動製造業向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躍升。近年來深入實施“新智造100”工程,加速打造一批世界級智慧製造“標桿工廠”,在全市製造業智慧化轉型升級中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目前,北京亦莊有北京市智慧工廠16家,數字化車間15家,數量居全市第一。

  不僅如此,作為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主平臺,北京亦莊著力培育“獨角獸+單項冠軍+隱形冠軍+小巨人+專精特新+創新型中小企業”創新企業梯隊,形成全週期政策扶持體系,圍繞人才、技術、市場開拓、空間保障等多方面,為企業量身定制政策禮包。統計顯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機器人和智慧製造企業佔比近五成。

  該負責人透露,北京亦莊將培育更多機器人和智慧製造領域專精特新企業。到2025年,機器人研發投入年複合增長率達50%以上,産業創新能力將顯著提升,産值規模達到100億元,形成要素集聚、創新活躍的機器人産業綜合集聚區。

[責任編輯:黃曉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