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聚焦中國高品質發展)國際數據港: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數據力量”

2023-05-13 19:2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上海5月13日電 (記者 劉文文 龐無忌)大數據時代,誰掌握了數據,誰就掌握了主動權。

  2021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援浦東新區高水準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發佈,明確要求上海建設“國際數據港”。如今,近兩年時間過去了,建設“國際數據港”工作取得了哪些進展?

  5月12日,“高品質發展調研行”媒體採訪團走進國際數據港。臨港新片區管委會數據處副處長倪曉傑介紹,在各方的大力推動下,建設“國際數據港”的工作取得了顯著進展。目前,依據國際數據港“1+5+N”總體建設規劃,在臨港新片區已經初步建成一套對標國際先進水準的數據基礎設施,支撐國際數據港創新實踐全過程的五大功能平臺,以及多項聚焦國際數據流通與合作領域的創新實踐場景。

  作為“國際數據試驗田”,國際數據港持續促進跨境數據流通便利,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數據力量”。以上海臨港新片區跨境數據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跨境數科)為例,該公司為企業提供跨境數據流通技術服務,目前已在多個國際數據流通的典型場景取得創新成果。

  當前全球跨境貿易正在經歷巨大變革,數字貿易已經成為跨境貿易的主要形式。跨境數科總經理李晶對記者説:“與傳統大宗貿易相比,新興跨境數字貿易具有單一訂單金額小、物流速度要求高、貿易對象分散等特點,採用傳統統計方法難以準確判斷其貿易真實性,為此我們專門研發了貿易真實性核驗平臺。”

  李晶介紹,該平臺可以針對某一個獨立貿易過程,從全球範圍收集相關數據,通過多維度、多模型、多演算法、智慧交叉的綜合校對,自動發現和剔除錯誤和虛假資訊。他透露:“跨境貿易的真實性核驗,原來靠人工,一個人每個月只能核驗數千單,借助了人工智慧技術後具備每月自動核驗上千萬單的能力。”

  除了跨境貿易真實性核驗,國際數據港還在中國優秀文化出海、國際教育資源便捷訪問等方面取得創新成果,正在進一步擴展到數字貿易新業態、數字産品全球發行、國際金融創新合作、國際供應鏈可視化、國際數據外包服務、涉外商事糾紛舉證以及全球雲服務等多個新領域,國際數據港的核心能力正逐步轉化為經濟與科技發展動力。

  憑藉國際數據港的高品質發展,臨港新片區不斷“引鳳築巢”。上海國際數據港産業聯盟是圍繞國際數據港建設的全國性數字産業企業聯盟。李晶透露,聯盟發展速度非常迅猛,2022年初總共只有100多個會員,目前已經有400多個。這些會員緊密團結在國際數據港周圍,都希望能夠通過國際數據港把自身業務推向全球。

  “中國的資訊技術、安全技術非常發達,但在國際市場中的份額仍有待提高。我們希望能夠幫助中國企業‘走出去’,為中國的先進技術、産品走向全球提供支撐。”李晶説。

  倪曉傑也表示,通過跨境數科等核心支撐企業,國際數據港在海外積極推動創建標準統一、內外協同的友好可信數據空間,幫助更多中國企業走出國門,實現數字化轉型與國際化發展。(完)

[責任編輯:李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