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優勢明顯!國際市場看好我國下一階段出口能力
央視網消息:3月2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海關總署署長俞建華介紹“守國門、促發展,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海關力量”有關情況。針對今年進出口外貿形勢,俞建華表示,中國競爭優勢依然明顯,隨著經濟形勢整體好轉,外貿前兩個月平穩開局的勢頭有望保持下去。
外貿形勢開局平穩趨勢向好
俞建華表示,今年中國外貿形勢開局平穩、趨勢向好。從規模上看,前兩個月出口總值創歷史新高,增長0.9%,比預期要好。進出口總值超過6萬億元,這在歷史上是第二次。從構成上看,疫情期間中國率先復工復産,防疫物資和“宅經濟”産品出口大幅增長,抬高了外貿基數。根據測算,如果剔除“一次性因素”,今年前兩個月進出口增長超過10%。
中國外貿面臨不少困難挑戰
俞建華表示,當前中國外貿確實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外需減弱最受大家關注。全球通脹高企,主要經濟體增長乏力,對全球貿易構成了持續衝擊。世貿組織近期預測,今年一季度全球貨物貿易疲軟,預計全年僅增長1%。除此之外,一些國家強推“脫鉤斷鏈”、地緣政治風險、最近西方一些國家金融市場的波動等對全球貿易環境産生衝擊,也是中國外貿促穩提質的外部挑戰。
中國外貿也有積極樂觀一面
俞建華介紹,也要看到積極樂觀的一面。前兩個月,在經營主體方面有更多企業進入外貿領域,海關新備案外貿經營主體4.6萬家,説明信心在積聚、恢復。根據跟蹤監測,新增出口訂單金額增長企業比重連續提升。在新動能方面,電動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新三樣”合計出口增長六成。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長15.8%。在貿易多元化方面,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超過10%,對RCEP其他成員合計進出口增長超過3%。
諸多因素致港口集裝箱空箱數量增加
針對港口集裝箱空箱數量增加的問題,俞建華介紹,這裡面有前一個時期新集裝箱投放量過大、國內堆存成本較低、國外疫情緩解後空箱短期大量回流的原因,也有季節性規律作用。大量空箱在中國港口蓄勢待發,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國際市場依然看好中國下一階段的出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