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海外網評:中澳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

2022-12-22 10:06:00
來源:海外網
字號

  12月2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澳大利亞總督赫爾利和總理阿爾巴尼斯互致賀電,慶祝兩國建交50周年。習近平指出,中澳建交50年來,各領域務實合作取得豐碩成果,給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福祉。中澳同為亞太地區重要國家,中澳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促進亞太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與繁榮。堅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贏,雙方相向而行,將推動中澳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重回健康穩定發展軌道。

  值得關注的是,在中澳迎來50周年紀念日之際,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邀請,澳大利亞外長黃英賢于12月20日至21日對中國進行訪問。在此時間節點,黃英賢訪華引發國際輿論廣泛關注。德國之聲網站題為《專訪:中澳關係將逐步獲得緩解》的文章稱,黃英賢訪華期間將出席紀念中澳建交50周年活動,這雖然是一個象徵性事件,但具巨大的意義,“因為它表明澳大利亞和中國重新開始經營正常、成熟、有管理和校準的外交關係。”《澳大利亞人報》稱,黃英賢此訪在澳中關係發展進程中將“邁出歷史性一步”,有望“重置澳中關係”。

  50年後澳方仍然尋求穩定的澳中關係,這表明中澳關係迎來“重置”契機。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許利平分析認為,一方面,中澳關係曾長期走在中國同發達國家關係前列,雖然中澳關係在過去幾年一度降至“冰點”,但中澳之間從來沒有根本利害衝突。就時機來看,今年是雙邊關係的“大年”,值得總結過去經驗教訓,展望兩國關係發展的未來。另一方面,50年前,澳大利亞工黨政府頂住各方壓力與中國建交成為中澳關係的推動者,當前工黨執政有助于中澳關係重回正確軌道。不久前舉行的美澳年度部長會晤中,黃英賢曾就對華關係表態,呼吁拜登政府不要忽視與亞洲的經濟聯係,因為地區許多國家“對大國競爭不感興趣”。很顯然,這一屆工黨政府與前政府充當美國“馬前卒”的立場有所區別。

  隨著中澳關係“破冰”回暖,未來雙方經貿合作將進一步深化。自2009年以來中國一直是澳大利亞貨物貿易第一夥伴國,雙方合作互補性強、潛力巨大,兩國貿易額由1972年不足1億美元躍升至2021年的2073.3億美元,佔澳大利亞當年進出口貿易總額的34.2%。由此,對華合作對于澳大利亞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別是當前,中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包括澳大利亞在內的世界多國將共享中國發展機遇。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12月20日在《澳大利亞人報》發表的文章中談及澳中兩國經濟高度互補,他直言,澳中貿易總額超過澳大利亞與其他3個最大貿易夥伴的貿易額的總和。

  許利平分析指出,澳大利亞經濟增長有賴于對華貿易增長,中國市場在某種程度上對其具有不可替代性。具體來看,能源合作方面,中國是一個大市場,而澳大利亞是中國長期穩定的礦產和能源資源供應國,兩國已形成密切的相互依存關係;農業合作方面,澳大利亞大量的優質農牧產品包括奶制品、牛羊肉等,都是中國龐大消費市場所需要的;基礎設施合作方面,澳大利亞地廣人稀,與中國開展基礎設施合作具有廣闊發展空間。另外,雙方在創新、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等領域的合作也大有可為。

  以中澳兩國建交50周年為契機,加強對話,拓展合作,管控分歧,推動雙邊關係重回正確軌道並可持續發展,不僅有利于兩國經濟繁榮發展,更將為兩國和兩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

[責任編輯:黃曉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