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元素”如滿天繁星

2022-11-25 08:42: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四年一度的足球嘉年華開始了!11月20日,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開幕。當天,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發言人華春瑩在推特上連發8條推文,以圖文並茂的方式介紹世界杯“隨處可見的中國元素”。從場館、裁判、周邊商品、讚助商到“最萌使者”大熊貓,正如中國駐卡塔爾大使周劍所說,“中國元素”如滿天繁星,在這屆世界杯大放光彩。

  本屆世界杯上無處不在的中國元素,也引發網友廣泛關注。“激情”“創造力”“硬實力”“智慧”“友誼”……社交網站的留言中,這些成為熱詞。

  中國建造值得信賴

  在卡塔爾里亞爾紙幣上,印著由法納爾燈籠和椰棗碗兩項傳統阿拉伯藝術元素構成的造型,這便是卡塔爾規模最大的體育場——盧塞爾體育場。這座將舉辦2022卡塔爾世界杯決賽的體育場,正是由中國鐵建國際集團承建,中方參建人員超千人。

  微信公眾號“新華社”的文章《決賽場,中國造!》介紹,遠觀盧塞爾體育場,它的整體外形呈馬鞍狀,波浪形膜結構,外幕牆是銅色圓形玻璃,配上內部燈光,使得它在夜間格外璀璨,像極了沙漠中一只“大金碗”。

  這座體育場考慮到當地炎熱的天氣,球場每一個座位下都有空調口。中方總工程師李白自豪地說:“盧塞爾體育場是中國企業第一次以設計施工總承包的身份,參與建設國際足聯最高標準的專業足球場;也是中國企業首次執行世界杯主體育場設計建造任務;更是目前中國企業在海外建造的規模最大、容納人數最多的專業場館。”

  網友們還關注到,對于足球比賽,草坪維護至關重要,而本屆世界杯足球場草坪的灌溉與養護,由中國寧夏大學提供技術支持。

  據寧夏新聞網報道,寧夏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的研發團隊歷時11年研發地下滲透灌溉技術。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寧夏大學與卡塔爾納斯集團、華新國聯(北京)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三方達成合作協議,這項節能灌溉技術被用于卡塔爾世界杯綠化項目。不同于滴灌、噴灌的地上作業,這項技術利用風能、太陽能發電提水,並通過物聯網技術進行全程智能控制,能做到均勻可控地滲出水滴,埋在作物的根部實施精準灌溉,契合了卡塔爾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願景。

  無論是施工設備,還是制造技術;無論是中國設計單位,還是專業施工企業,盧塞爾體育場的每個細節都在彰顯中國智慧。在硬件建設方面,另外幾座世界杯球場也有中國企業參與建設,“球迷村”使用的集裝箱式房屋同樣來自中國。中國企業共為本屆卡塔爾世界杯提供了超過1萬套集裝箱式房屋,主要來自廣東和浙江等地。對于中國生產的集裝箱式房屋的質量,卡塔爾方面表示非常滿意。

  中國承建的阿爾卡薩800兆瓦光伏電站,是卡塔爾首座太陽能發電站。據微信公眾號“中國電建集團貴州工程有限公司”介紹,阿爾卡薩800兆瓦光伏電站由中國電建下屬企業中國電建集團貴州工程有限公司總承包承建。該電站是卡塔爾首座非化石燃料發電站,也是中東地區最大的光伏電站之一,預計每年可為卡塔爾提供約18億千瓦時的清潔電能,滿足約30萬戶家庭年用電量,每年減排二氧化碳約90萬噸。

  這座光伏電站的建成投產,對卡塔爾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中國電建集團貴州工程公司現場施工經理李均表示:“本項目光伏區800兆瓦全部採用中國設備,該設備佔投資總額的60%以上,進一步增強了國產品牌在中東地區的市場佔有率,充分發揮了全產業鏈一體化優勢,打造了中國企業良好的海外形象。”

  網友們留言:“‘中國設計’撐起了卡塔爾世界杯主體育場‘鋼筋鐵骨’,點讚!”“想到冠軍球隊將在中國建造的體育館里捧起大力神杯,非常自豪!”

  “中國制造”贏得尊重

  看世界杯,營造熱鬧氛圍、感受激情滿懷,當然少不了種類繁多的周邊產品。許多到卡塔爾觀看世界杯比賽的網友,在社交網絡上發布視頻,無論是下榻酒店里的床單被套,還是購買的抱枕、手搖旗……滿是“中國制造”的身影,讓人備感親切。網友們表示,“中國制造”好樣的!

  新華網文章《卡塔爾世界杯周邊商品七成“義烏造”》中這樣描寫:在多哈,走進本屆世界杯較大的一家官方特許商品零售店,濃鬱的足球氛圍迎面撲來。巨大的比賽用球模型、吉祥物露出甜美微笑,顧客們紛紛拍照。貨架旁,球迷、遊客、當地民眾正在認真挑選,各類商品琳瑯滿目:衣服、帽子、足球、包、圍巾、手環、水杯、徽章、挂擺件、吉祥物、文具……細看商品標簽,不少都是“中國制造”。

  “看到這些來自中國的商品受到世界各地球迷的喜愛,我感覺特別自豪。”在特許商品零售店擔任志願者的中國人余益蓮說。

  據義烏體育用品協會估算,從世界杯用球,到球迷喇叭;從各代表隊的球衣,到大力神杯擺件、32強旗幟……“義烏制造”已經佔到整個世界杯周邊商品市場份額的70%。

  人民網文章《“中國制造”在卡塔爾世界杯大放光彩》盤點:在通訊保障方面,球場通訊設施及聯合指揮控制中心的網絡設備均為“中國制造”;在供水保障方面,卡塔爾在全國5處地點建設15座超大型蓄水池,依然有“中國制造”助力;在交通領域,中國企業成功中標卡塔爾世界杯服務用車項目,卡方從中國進口約1500臺客車,其中包括888臺純電動客車,中國制造的純電動客車將作為接送官員、媒體工作人員和球迷往返場館的班車;至于世界杯商品官方專賣店里,各國球衣、帽子、背包等大部分也都是中國生產……文章指出:一係列高技術的、係統性的解決方案,彰顯了“中國制造”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先進地位,更贏得了世界的矚目和尊重。

  網友留言表示:“本屆卡塔爾世界杯,‘中國制造’參與感滿滿的!”“中國新發展將為世界提供新機遇!”“蘊含中國智慧的‘中國制造’,將為世界發展貢獻不竭動能。”

  中國熊貓海外“圈粉”

  世界杯期間,一對來自中國的驚喜,也吸引了世界目光。據人民網報道,當地時間10月19日,中國大熊貓“四海”和“京京”乘專機從中國四川抵達卡塔爾首都多哈。根據中卡兩國達成的大熊貓保護研究合作協議,這兩只熊貓將在接下來的15年旅居卡塔爾,這是中東地區迎來的首對大熊貓。

  出于對中國大熊貓的喜愛,卡塔爾將“京京”和“四海”以阿拉伯語分別命名為“蘇海爾”和“索拉雅”。在阿拉伯傳統文化中,“蘇海爾”和“索拉雅”是天空中的兩顆星,代表著吉祥、崇高和價值無限。

  為了迎接兩只“貴賓”,卡塔爾斥資打造大熊貓館,館內功能齊全,“京京”和“四海”分別擁有裝有冷氣的運動場、室內展廳、獨立的“臥室”。為保障大熊貓的繁育、食物供給、醫療安全,還配有育幼室、治療室、食物調制間、竹子保鮮室、安全監控室等。此外,館內還雇有多名有照顧熊貓經驗的飼養員和獸醫,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也有兩位飼養員和一位獸醫一起來到卡塔爾,陪伴它們度過過渡期。

  一個月來,大熊貓在卡塔爾適應得很好,能吃到從四川運來的竹子,以及玉米面餅等輔食。“京京”胖了3公斤左右,“四海”也胖了3公斤多。為了讓國寶聽得懂,卡塔爾熊貓飼養員還得先學四川話。

  11月17日,“京京”和“四海”首度與公眾見面。當來自四川的新華社記者試圖用家鄉話召喚熊貓時,“四海”還對鄉音給出了回應。這段視頻在社交網絡上刷屏,網友紛紛留言點讚:“國寶也去看世界杯了”“心都被萌化了”“世界各國人民都愛我們的大熊貓,大熊貓也承載了中國人民對卡塔爾世界杯的美好祝福”。

  央視新聞客戶端文章評論:小商品大市場,大工程挑大梁,“中國造”里有創新的溫度和動能。在海外市場獲得“點讚”,在全球視野交匯中實現中國物質與精神文化的“雙重輸出”,每一個堅持綠色低碳的設計,每一個體現匠心的項目,都在講好民心相通的故事。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