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隨筆:聯合國氣變大會傳遞重要信息

2022-11-21 19:53: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埃及沙姆沙伊赫11月21日電 隨筆:聯合國氣變大會傳遞重要信息

  新華社記者陳夢陽 段敏夫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COP27)20日于埃及沙姆沙伊赫閉幕。在將近兩周的時間里,世界再次將目光聚焦到事關人類前途命運的氣候變化問題上。行動!落實!本次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向全球發出共同呼吁。

  “救救地球!”“不要空話要行動!”大會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呼聲。面對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嚴重的洪水、幹旱、颶風、沙塵等極端天氣事件帶來的災難和威脅,全球沒有一個區域可以獨善其身。

  在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以及實現發展方式轉型等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各方面,無論是資金實力,還是技術儲備,發展中國家的現狀都與應對氣候變化的實際需求相差甚遠,處于相對弱勢地位。連續四個雨季缺雨給擁有豐富農業和漁業資源的索馬里造成了災難性影響,索馬里總統抗旱問題特使瓦爾薩馬日前表示“我們無法充分利用這些優勢,因為幹旱影響了國家發展”。今夏三分之一國土被洪水淹沒的巴基斯坦代表也大聲疾呼,“我們自身無力應對,需要外界幫助。”

  歷史上,發達國家曾長期享受無序碳排放帶來的發展紅利,人均歷史累計碳排放量遠超發展中國家。對于全球氣候變化,發達國家有不容推卸的責任,以及不容逃避的義務。9月出版的美國《外交事務》雜志刊文指出,“西方國家必須誠實、認真地履行其發展援助和氣候融資承諾。”

  發達國家在2009年哥本哈根會議上承諾提供每年1000億美元氣候援助資金,至今未完全落實。與會的雨林國家聯盟執行主任凱文·康拉德指出,為逃避1000億美元氣候融資,西方國家找了很多借口。“很明顯,他們只是不願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投資。”

  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始終以負責任的態度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提前超額完成2020年氣候行動目標,公布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時間表、路線圖,並出臺落實雙碳目標的“1+N”政策體係,在可再生能源發展領域全球領先,以實際行動為全球氣候治理增添正能量。在本次COP27上,習近平主席特別代表、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指出,現在不是需要重新談判,而是重在落實!

  面對全球氣候變化,留給人類的時間已經不多,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置身事外。各國都應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按照“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齊心協力應對危機。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氣候變化上面臨的危機和困境也是全人類的危機和困境,發達國家應多傾聽發展中國家的呼聲,真正落實自己的承諾,切實幫助發展中國家解決實際問題。一些發達國家在履行應對氣變責任方面的拖延、雙重標準甚至“開倒車”的行為只能加速危機的進展,最終危及全人類。

  本次大會就《公約》及《京都議定書》《巴黎協定》落實和治理事項通過了數十項決議,其中建立損失與損害基金成為一大亮點。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大會閉幕後發表聲明對基金的建立表示歡迎。他說,雖然單憑這一點不足以解決氣候危機,但表明各方在重建信任,地球正在迅速接近氣候變化臨界點,面對這場全球危機,“人類必須合作”。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