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強勢美元正在危害亞洲經濟

2022-11-14 08:47: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作者:周蓉

  11月2日,美聯儲再次加息,連續第四次加息75個基點,繼續引發全球金融震蕩。

  國際大宗商品交易資訊網站路孚特-艾康公司數據顯示,衡量美元兌一籃子貨幣匯率的美元指數今年年初以來已上漲15%。聯合國貿易發展會議報告指出,美聯儲加息每增加一個百分點,三年內其他富裕國家的經濟産出將下降0.5%,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産出將下降0.8%。僅今年美國加息就可能通過推高美元價值,讓發展中國家減少3600億美元的未來收入。這無疑給本就在懸崖邊上的許多亞洲國家沉重一擊,亞洲多國經濟的保險繩已岌岌可危,“硬著陸”近在眼前。

  亞洲新興經濟體飽受美元摧殘

  今年以來,美聯儲一再收緊貨幣政策,利差驅動下,全球市場尤其是亞洲新興市場資産吸引力減弱,資本加速從海外市場回流美國,美元一路飆升,本國貨幣慘遭收割。亞洲開發銀行的一份報告顯示,截至10月,菲律賓比索兌美元已下跌12%、印度盧比下跌10%、越南盾下跌9%。

  除了貨幣貶值,債務危機也如影隨形。美元大幅升值,廣大亞洲發展中國家更難償還通常以美元形式背負的債務。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統計顯示,以外幣計價的債務在印度、泰國的債務總體中佔七成,在菲律賓的債務中則高達97%。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出警告稱,隨著金融環境收緊和美元升值,25%的新興市場正處於或接近債務困境,60%以上的低收入國家面臨債務困境。今年7月,斯里蘭卡因“資不抵債”宣告破産就是前車之鑒。

  大多數發展中經濟體的貨幣貶值還將推高食品和燃料價格,這可能會加劇許多新興經濟體已經面臨的糧食和能源危機。2022年前三個季度,南亞地區的食品價格通脹平均超過20%。今年6月,巴基斯坦因燃油、燃料煤價格飆升而擴大停電範圍。在柴油、化肥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推動下,印度國內食糖價格持續走高,印度政府不得不限制食糖出口。

  “陽光底下沒有新鮮事”,全球新興經濟體長期被強勢美元所困擾。歷史上美聯儲的多次加息週期,都給脆弱的新興經濟體帶來了諸多病痛。20世紀80年代,為應對國內大通脹,美聯儲加息導致拉美國家爆發債務危機,經歷“失去的十年”;1994年,美聯儲再次進入加息週期,導致爆發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全球政府和私人債務快速上升,部分經濟體美元債務“雪球”越滾越大,一旦美元波動,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政府財政狀況就捉襟見肘。

  亞洲發達經濟體也難逃一劫

  與以往不同,亞洲發達經濟體受本輪美聯儲加息的衝擊並不亞於新興經濟體,日本首當其衝。據摩根大通銀行預測,2022年日本的貿易逆差或達到創出歷史新高的20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9700億元)規模。

  日本陷入了加息與否的兩難境地,如果跟著美聯儲加息,每加息1個百分點,日本政府每年就要多支付約10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850億元)的國債利息;如果不加息,日元就會繼續對美元貶值,投資者也會大舉拋售日本國債。日本暫時選擇不加息,保持寬鬆貨幣政策。結果是日美間利差讓投資者大舉拋售日本國債,以及日元的持續貶值。截至今年6月,日本的債務餘額已超過其國內生産總值的兩倍。日元暴跌則引起物價大漲,僅10月就有6000多種商品價格上調,給企業經營和居民消費造成壓力。

  韓國經濟也風雨飄搖。有分析預計韓元對美元匯率年底前可能進一步貶值。一方面,在美元加息的陰影下,即使韓國央行頻頻加息,但韓美利差仍不斷擴大。另一方面,韓國信貸市場惡化以及出口放緩、外匯儲備減少等內部問題也加劇了對韓元的悲觀情緒。在過去三個月中,韓國企業債遭遇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拋售,達到上一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頂峰。同時,韓國內也面臨通脹高企、物價飆升等問題。據韓國媒體報道,今年一份炸雞的價格近3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50元),韓國網民紛紛表示“吃不起炸雞”,眾多網路論壇中發起抵制炸雞活動。

  美國將日韓的窘境看在眼裏卻視而不見,根本無意扭轉美元升值的態勢,反而在11月再次大幅加息。對11月迎來中期選舉的拜登政府來説,最大的課題還是遏制高通脹。事實證明,在通貨膨脹持續升溫的背景下,民主黨政府為了利益考量,仍沒有停下加息腳步的意思,這勢必會給全球經濟增長再蒙上一層陰影。

  應對美元危害勢在必行

  正如美國前財政部長約翰康納利所説,“美元是美國的貨幣,卻成為你們的麻煩”。世界各國已經充分認識到了美國自私的本質和美元霸權的危害,紛紛採取各種行動加以應對。

  目前,亞洲多國被迫出手阻止本國貨幣貶值。據報道,除中、日外的大部分亞洲國家都跟隨美國採取了貨幣緊縮政策以阻止貨幣貶值,菲律賓央行年內已實行了五次加息,泰國也已實行了兩次加息。雖然一定程度上有助於緩和市場波動,但都治標不治本,只要美元升值,就不大可能在未來數月遏制亞洲貨幣貶值。美元依然掌握霸權的規則下,新興市場要麼選擇進一步壓榨本國經濟,增加發行本國貨幣,要麼乾脆增加借款,以債養債。結果可能陷入深度衰退、惡性通脹、主權債務危機的泥潭。

  從世界範圍看,“去美元化”成為未來趨勢。為了降低西方制裁對本國經濟的傷害,俄羅斯已經率先宣佈推動“去美元化”,俄羅斯央行不斷減持美元在國際儲備中的份額並在向“不友好”國家和地區供應天然氣時改用盧布結算;以色列央行今年開始推動外匯儲備多元化,並計劃將美元在其外匯儲備中的比例由66.5%降至61%;在亞洲,中國推出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截至今年6月已有1341家銀行參加;印度也已建立了用於國際貿易的印度盧比結算機制,減少對美元的依賴。各國“去美元化”行動不斷加速,充分體現了國際社會對美元的信任度降低和對美元霸權的無聲抗議。

  美國作為現行國際經濟、國際規則和全球治理體系最大的受益者,本應負起責任為疫情後全球經濟復蘇注入動力,但是卻一貫利用強勢美元輸出通脹轉嫁危機,所作所為盡顯自私自利,早已成為阻礙亞洲乃至世界經濟增長的亂源,世界各國該對美元霸權説“不”了。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