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成就
【國外人士看中國這十年】
作者:巴西里約熱內盧州立大學經濟係教授 埃利亞斯·賈布爾(譯者賀欽係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研究員)
剛剛閉幕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無疑是十分重要的政治盛會,大會制定的重大決議將對全世界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產生重要影響。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對中國共產黨而言,治理中國這樣一個規模如此巨大的國家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面對時代變局,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強調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和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意義。
中共二十大報告肯定了中國人民在新時代取得的偉大成就。過去10年,中國成功消除了絕對貧困,探月探火工程取得重大成果,中國成為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伴。在肯定成就的同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
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將賦能中國共產黨滿足人民的需求。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資本主義國家的統治階級將國家權力轉化為對人民的控制,所謂的資本主義發展方案僅限于滿足少數掌控國家的富人的需求。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使中國建立了作為國家經濟命脈的大型國有企業體係,並實現了公有制經濟的創新發展。公有制經濟不僅提供產品和服務,還在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實現了技術創新,使中國在過去10年不僅實現了人均可支配收入翻番,還有效控制了新冠肺炎疫情。建立大規模國有企業體係、公共財政體係和國有資產管理體係,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在經濟領域的重要貢獻。
鞏固中國共產黨執政的經濟基礎始終是一項重大的任務。作為世界市場的參與者,中國企業須在西方主導的國際規制下運行,中國經濟發展面臨著風險挑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仍存在許多有待發展的空間,中國已成為總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參與資本主義市場”經驗和規律的重要研究對象國。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這將有助于中國應對國內外挑戰。
今天,我們身處一個極度不穩定的世界,這或許是人類歷史近50年來最危險的時刻,中國正面臨嚴峻的內外挑戰。在一個不穩定的危險世界中,確保國家安全至關重要。中共二十大將國家安全問題提升到了與經濟發展同等重要的歷史高度。中國應集中力量建設一個具有高度科技創新能力的國家。
馬克思在《資本論》和《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多次明確提到了技術創新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可能性。在資本主義社會,這些可能性被佔有生產資料的少數人壟斷著。在社會主義國家則恰恰相反,技術是服務于人民的。中國正在開創一條所有物質基礎和經濟發展均服務于國家需要的道路。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就是要不斷完善和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在中國這樣一個有數千年歷史的國家,社會主義民主建設被視為擴大人民參與的馬克思主義方案。近年來,中國的民主建設經受住了一場深入黨和國家各個層面的反腐鬥爭的考驗。鞏固中國共產黨和人民群眾之間的血肉聯係有助于中國成功應對各種挑戰。
對社會主義國家而言,建立一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政府治理體係至關重要。蘇聯解體在很大程度上歸咎于馬克思主義蘇聯本土化的失敗和蘇聯領導人對馬克思主義的放棄。因此,蘇聯未能找到滿足人民需要的發展道路。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重要論述的歷史意義,是理解中國新時代發展成就與未來變革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