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世界説】設施嚴重老化、資金總不到位、癌症發病率高……密西西比州用水危機暴露美國的環境種族主義

2022-09-05 17:20:00
來源:中國日報網
字號

  中國日報網9月5日電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4日報道,位於美國密西西比州的傑克遜市是以黑人為主要居民的貧困地區。馬歇爾(Marshal)是這裡的一位居民,當他打開自家水龍頭的時候,流出來的水是棕色的。雖然居民們被告知避免飲用自來水,但馬歇爾(Marshal)卻別無選擇,只能喝這樣的水。

  馬歇爾透露説,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差不多8個月的時間。更糟糕的是,因為沒有車,他也沒法去國民警衛隊(National Guard)分發安全飲用水的地方。再加上,隔壁鄰居家著火導致他沒有電和燃氣可用,他也沒法把自來水燒開。

  傑克遜市議員艾倫班克斯(Aaron Banks)認為,基礎設施老化以及氣候變化的共同作用,最終導致當地供水系統近期的崩潰。他提到,2020年的低溫天氣導致傑克遜市的凈水設施關停,他所在的地區經歷了長達近6個星期的停水,時間比周圍地區都要長。從那時起,當地的基礎設施一直難以跟上。

  “在過去兩年裏,我們就沒有一個月不收到‘燒水’通知的或者不出現水壓降到零的情況。”班克斯説,“不幸的是,我們作為美國公民已經習慣了,但沒有人應該適應這種生活品質。”

  他進一步指出,一次又一次被迫適應這種生活的主要還是有色人種。多年來,他目睹州政府的資金不斷涌向傑克遜周邊城鎮和地區的基礎設施,卻沒有提供給最急需的設施,包括傑克遜的凈水廠。

  傑克遜州立大學(Jackson State University)城市規劃與環境研究教授埃德蒙梅倫姆(Edmund Merem)談到説:“我們的凈水設施已經非常過時了,但許多年來卻沒人想過它。”他還認為,將外界對傑克遜破舊不堪的基礎設施的關注和資金轉移走的原因之一是種族。

  報道稱,專家和倡導人士都表示,傑克遜市以及密西西比州弗林特(Flint)等供水受到鉛污染的城鎮所發生的事情,是一代又一代種族歧視和隔離的直接後果。

  律師兼環境公平倡導者阿麗爾金(Arielle King)指出:“這是一種根深蒂固、持續長達數十年且正在逐漸形成的局面。我認為,這個國家的種族隔離和紅線政策(redlining)的歷史是造成我們現在看到的環境不公平現象的深層原因。”

  報道指出,紅線政策始於20世紀40年代,是當時美國政府批准的一種做法。該政策拒絕向有色人種提供抵押和貸款,因為他們被認為“風險過大”。這一政策持續了超過40年,金錶示,也因如此,低收入、以黑人為主的社區集中分佈在垃圾填埋場、煉油廠和污水處理廠等污染工業所在地區,並且這些區域如今依然存在。

  據悉,數十年來,由於污染影響,以黑人為主要居民的區域的癌症發病率在全美排在前列。金指出,環境種族主義帶來的後果以及幾十年來對低收入地區的投資不足,正在傑克遜上演。

  法律專業的薩裏娜拉爾森(Sarina Larson)也居住在傑克遜市。她説:“像這樣的用水危機在影響到更高階層的之前不會成為一個問題。它一直在持續發生,傑克遜就是個例子。對於這個國家來説,民眾的健康是次要的。”

  (編譯:高琳琳 編輯:韓鶴)

[責任編輯:李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