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美《通脹削減法案》損人利己

2022-09-05 11:00:00
來源:法治日報
字號

  □ 本報駐韓國記者 王剛

  美國總統拜登近日簽署的《通脹削減法案》引起了包括盟友在內的全球多國的不滿。韓國政府近日宣佈,正考慮在必要時就美國《通脹削減法案》向世界貿易組織提起訴訟。

  此外,為了減緩突如其來的美國《通脹削減法案》對韓國企業的衝擊,連日來韓國政府、國會、商界總動員:成立政府聯合對策小組、派代表團赴美協商、國會通過涉及美《通脹削減法案》的決議案、韓國全國經濟人聯合會向拜登發函。不過,分析人士認為,韓國各界的諸般努力最終極可能以失望收場。因為對於美國來説,美韓同盟在利益面前無異於形同虛設。

  韓國內各界均表不滿

  拜登政府在美國面臨高通脹等嚴峻的經濟逆風之際推出的《通脹削減法案》在全球惹了眾怒。作為美國重要盟友,韓國對《通脹削減法案》的生效就極為不滿。

  多位韓國政界、經濟界人士指出,美國《通脹削減法案》僅為“在北美最終組裝”的電動汽車提供每輛最高7500美元的退稅補貼,這將使韓國電動車企業受到嚴重衝擊。

  韓政商界人士還認為,美國在制定政策時完全無視韓國利益。韓國總理韓德洙8月25日指出,拜登政府近兩年來的決策難以擺脫“美國優先”政策的影響。為此,有政商界人士呼籲,韓方應採取強有力的切實行動,要求美國修改法案或推遲法案對韓國汽車業的施行時間,否則就需在韓美自由貿易協定(FTA)和世貿組織規定中尋找解決辦法。

  除了政商界外,韓國媒體同樣反應強烈。

  韓國《中央日報》的評論稱“韓國汽車遭到了不公平待遇”“這一法案讓韓國汽車企業、行業和政府感到震驚”。韓國媒體還詳細報道稱,根據美《通脹削減法案》,此前符合條件的72款電動汽車中約70%的車型都無法再享受電動車稅收抵免優惠,其中包括艾尼氪5、EV6、KONA EV、GV60、NIRO EV等幾乎所有在美銷售的韓係電動汽車。

  為保護韓方利益,尹錫悅政府目前正考慮在必要時就美國《通脹削減法案》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

  韓國産業通商資源部長官李昌洋向媒體透露説,根據韓美自由貿易協定,發生爭端時須在該協定或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中二選一。如果向世貿組織申訴,韓方有可能與立場相同的日本、歐盟展開闔作。

  政府國會商界總動員

  為了減緩美國《通脹削減法案》對韓國企業的衝擊,連日來韓國政府、國會、商界紛紛採取行動。

  韓國産業通商資源部近日組建了以通商交涉本部部長安德根為組長的“政府聯合對策小組”。

  8月30日,韓國産業通商資源部在大韓商工會議所與企劃財政部、外交部共同召開了由安德根主持的緊急通商促進委員會會議。在當天的會議中,安德根強調,以會議為契機,將啟動相關部門參與的“政府聯合對策小組”,隨時就如何應對美國《通脹削減法案》進行溝通與協商。

  安德根還表示,為了商討上述問題,有必要組建韓美雙邊協商機制,韓國政府將與美國就此問題進行商討。韓方還將研討貿易爭端解決程式,並促進與歐盟國家的合作。

  此前一天,即8月29日,韓國政府派出的代表團抵達美國華盛頓,並先後走訪了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商務部、財政部、國務院等多個部門,還會見了美國參議院首席專門委員,雙方就《通脹削減法案》進行了討論。

  代表團團長、産業通商資源部新通商秩序戰略室室長安城逸8月31日表示,已向美國各部門充分表達了韓方立場和關切。安城逸還表示,韓國政府正在考慮通過協商讓美國在2025年前,即現代汽車美國佐治亞州電動汽車工廠竣工前暫緩對韓實施《通脹削減法案》,還將爭取讓美國將該法的補貼對象從美國本土擴大到與美簽署自貿協定的國家。不過,分析人士預計,美國政府可能無法給出符合韓國政府期待的回應。

  除韓國政府採取行動外,9月1日,韓國國會通過一項涉及美國《通脹削減法案》的決議案,敦促美方基於韓美自由貿易協定向韓國産電動汽車提供與北美汽車同等的稅收優惠。在261名與會國會議員中,254名議員投了贊成票。

  決議案指出,《通脹削減法案》應以不違反世貿組織規定及韓美自由貿易協定等國際通商規範的方式對進口電動汽車適用稅制優惠。決議案同時強調,韓美十餘年來通過自貿協定縮小了貿易和投資壁壘,而《通脹削減法案》的實施與兩國經貿合作的大方向不符。

  同樣在9月1日,韓國全國經濟人聯合會向拜登發送信函,對美國《通脹削減法案》表示憂慮,希望能對韓國企業暫停適用該法。

  韓國全國經濟人聯合會會長許昌秀在信函中表示,《通脹削減法案》不僅不利於處於發展階段的電動汽車市場,而且有可能增加美國消費者的支出。

  據悉,韓國全國經濟人聯合會還分別向美國國務院、商務部、財政部等5個部門和美國國會等發送了類似信函。

  韓媒痛批美口蜜腹劍

  在美《通脹削減法案》出臺後,多家韓國媒體痛批美國口蜜腹劍,並稱其只顧自己利益的極端利己行為正在讓包括韓國在內的盟友喪失信心。

  《東亞日報》8月27日的社論認為,美國《通脹削減法案》的宗旨是在全球供應鏈中增加美國國內的生産、確保就業崗位,這種“美國優先”的立法使韓國汽車企業遭受巨大損失。

  《東亞日報》還指出,韓國在美國創造了10萬個以上的工作崗位,美國政府應該重新考慮《通脹削減法案》中對韓國區別對待的舉措。

  韓國《中央日報》8月26日的評論提醒韓國政府和民眾不要對美國抱有幻想。

  評論稱,韓國政府和業界似乎希望美國可以對“經濟安全同盟國”予以關照,但可能性不大。最重要的是,美國的長期意圖是在其國內重建原材料、零部件、生産等整個製造業的基礎。拜登的“重建更好未來”口號與特朗普針對鐵銹地帶勞動者的“讓美國再次偉大”口號在本質上並無二致。拜登簽署《通脹削減法案》再次提醒韓國各界,韓美同盟在利益面前形同虛設。

  多家韓國媒體分析認為,儘管韓國政府最希望的是通過對美談判説服美國對韓暫緩實施《通脹削減法案》或修改法案,但可能性微乎其微。更具諷刺意味的是,由於美國國會中期選舉活動自9月正式開始,因此美國國會可能根本不會討論《通脹削減法案》的修正案。

  正因如此,儘管韓國國內對是否就美國《通脹削減法案》向世界貿易組織提起訴訟意見不一,有聲音認為,起訴不具備實效性,解決紛爭恐將遙遙無期,但韓國各界有志一同地認為,不能放棄訴諸世貿組織。總而言之,韓方應採取行之有效的方式表達對美國《通脹削減法案》的不滿。如果此次不對《通脹削減法案》發聲,那麼今後美國的類似法案恐將層出不窮,會對以出口為主的韓國經濟造成巨大打擊。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