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外交|在古絲綢之路上的這個文明古國,上合組織將發出怎樣的 “上合聲音”?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將於9月15日到16日在烏茲別克古城撒馬爾罕舉行。
上合組織2001年6月15日在上海成立,創始成員國為中國、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和烏茲別克6國。2017年上合組織阿斯塔納峰會決定給予印度和巴基斯坦成員國地位,成員國增至8個。
上合撒馬爾罕峰會召開在即,峰會準備情況如何?隨著上合組織“大家庭”的穩步壯大,上合組織國家如何更好地弘揚“上海精神”,持續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大國外交》節目專訪中國駐烏茲別克大使姜岩。
歷史名城撒馬爾罕將迎接八方來客
總臺中國之聲記者:9月15日到16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將在烏茲別克古城撒馬爾罕舉行。現在峰會已進入倒計時,據您了解,峰會準備情況如何?烏茲別克將峰會主辦地選擇在絲綢之路上重要的樞紐城市——撒馬爾罕,出於哪些考慮?
姜岩: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將在撒馬爾罕舉行。烏方高度重視撒馬爾罕峰會籌備,前期已舉辦80多場各層級、各領域活動,為峰會成功召開打下堅實基礎。如一切順利,本次會議簽署的合作文件數量將位列歷次峰會前茅。為做好峰會後勤保障工作,烏方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和財力升級改造撒馬爾罕市內交通、賓館、通訊等基礎設施,還專門新建了集會展、酒店和文化旅遊功能于一體的國際旅遊中心作為主會場,整個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前不久,我去過撒馬爾罕,每次去都有新面貌。我也相信撒馬爾罕一定會讓八方來客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姜岩:這是烏茲別克首次在首都以外的城市舉辦如此大規模的國務活動。烏是古絲綢之路文明古國,撒馬爾罕也是古絲綢之路上的歷史名城,在促進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推動烏茲別克兩次“文藝復興”和促進中亞地區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相信此次峰會必將在上合組織發展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弘揚“上海精神”,發出“上合聲音”
總臺中國之聲記者:截至目前,烏茲別克作為上合組織輪值主席國已經舉行了80多場活動和磋商,為元首峰會“對表”。當今世界正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您認為上合組織的發展面臨哪些挑戰?上合組織要如何應對這些挑戰,實現更好發展?
姜岩:當今,世界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疊加共振,冷戰思維回潮,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更加凸顯,上合組織也面臨一系列新威脅和新挑戰。與此同時,成員國的合作需求也更大,謀團結、求合作、促發展、保穩定的願望和訴求也更加強烈。
在這樣的形勢和背景下,我想,上合組織國家更要弘揚“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和衷共濟、守望相助,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
在謀團結方面,各方要不斷增強政治互信,支援維護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支援彼此走符合國情的發展道路和維護社會穩定、國家安寧的重大舉措。
在安全合作方面,上合組織以安全合作起家,安全合作始終是上合組織重點方向。各方要踐行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不斷加大打擊“三股勢力”力度,拓展非傳統安全領域合作。
姜岩:在促發展方面,各方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開展更多可持續、惠民生的合作項目,不斷提升各國民眾的獲得感,就維護國際産供鏈安全、國際糧食和能源安全發出“上合聲音”。
在堅持多邊主義方面,要堅定弘揚真正的多邊主義,倡導全人類共同價值,推動完善全球治理。加強多邊協調配合,反對非法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捍衛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利益。
在推動組織建設方面,上合組織正紮實有序推動擴員進程,不斷展現開放包容,推動上合組織決策更高效、合作更務實、協調更順暢。
這些方面是我個人認為的上合組織下一步在實現更好發展上需要加強的領域和方向。
上合組織展現廣泛影響力和強大磁吸力
總臺中國之聲記者:有報道稱,“上合組織將繼續擴員”、“希望加入的國家已經排成了隊”。在許多人的印象中,上合組織的地理空間僅僅局限在中國、俄羅斯以及中亞,上合組織為何展現出如此廣泛的影響力和強大的磁吸力?
姜岩:目前上合組織有8個成員國、4個觀察員國和9個對話夥伴。同時,多達10個國家希望加入上合組織或提升組織內地位,如由對話夥伴提升到觀察員國、由觀察員國提升到成員國等,各國對上合組織的興趣達到空前高度。
今天的上合組織地區面積覆蓋超過地球陸地面積的四分之一,成員國人口總數佔到全世界的40%。上合組織之所以能持續擴大國際威望和影響力,我想首先是因為在上合組織框架下,各國走出了一條合作共贏之路。2021年,上合組織成員國國內生産總值總和約為23.3萬億美元,比成立之初擴大了13倍多。2021年我國同各成員國貿易額達3431億美元,同比增長40%。這些數據表明,上合組織國家自身的發展潛力是巨大的,同時在上合組織框架下實現了互利共贏。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中國和上合組織成員國間相互扶持、攜手抗疫。其中,中國同烏茲別克之間不僅相互提供抗疫物資,還聯合生産疫苗和抗新冠病毒特效藥,為共建“健康絲綢之路”做出有益嘗試。
姜岩:其次,上合組織指引成員國走出了一條和平穩定之路。多年來,上合組織成員國舉行聯合反恐演習、網路反恐聯合演習等,不斷提升安全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取得明顯成效。據上合組織地區反恐怖機構數據,2013年至2019年,上合組織制止了960多起具有恐怖主義性質的犯罪活動,抓獲2600多名國際恐怖組織成員。在這方面,應該説做了非常卓有成效的工作。
第三,上合組織指引成員國走出了一條開放包容之路。與西方國家抱定“冷戰思維”、搞封閉排他小圈子不同,上合組織吸納成員時從不以意識形態或所謂“價值觀”劃線,而是以互利共贏為目標,團結志同道合者共謀發展。成員國間民族宗教千姿百態,社會制度不盡相同,文化傳統形態各異,但這並不影響彼此成為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這些充分詮釋了“上海精神”的內核,也就是“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上合組織用實際行動表明什麼是真正的多邊主義,如何才能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以撒馬爾罕峰會為契機,共同推動中烏各領域合作
總臺中國之聲記者:今年是中國和烏茲別克建立外交關係30週年。您如何看待兩國關係現狀?對未來雙邊關係有何期待?
姜岩:我們説“三十而立”。建交30年來,在兩國領導人和人民共同努力下,中烏關係經受住各種考驗實現穩步發展,共建“一帶一路”深入推進,兩國關係成為守望相助、睦鄰友好的典範。
今年以來,習近平主席和米爾濟約耶夫總統共同線上出席中國同中亞五國建交30週年視頻峰會,並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期間舉行雙邊線下會見。兩國元首全面總結了中烏關係30年來發展成就,併為未來兩國各領域合作指明方向。
我們正積極落實兩國元首共識,積極探索共同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加強“一帶一路”和“新烏茲別克戰略”對接,儘快實現兩國貿易額達100億美元的目標,共同落實好一批合作大項目。我們對未來雙邊關係發展充滿信心,希望以撒馬爾罕峰會為契機,加強兩國雙多邊各領域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