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環球網評:煽動軍國主義,美五角大樓真“有一手”

2022-09-01 15:24:00
來源:環球網
字號

  英國“中東之眼”新聞網近日發表題為《五角大樓如何支配好萊塢電影的故事情節》的文章,作者是喬納森庫克。文章認為,一部新紀錄片《戰爭影院》解釋了為什麼西方公眾仍然順從於美國當前幾乎戰爭不斷的狀態,也不反對美國在戰爭機器上日趨龐大的開支。紀錄片基於英國調查記者湯姆塞克和學者馬修奧爾福德近期披露的數據,揭露了一個驚人的事實:五角大樓一直是近幾十年來成千上萬部電影和電視節目背後的秘密推手。

  颯爽的動作、震撼的裝備、激烈的槍戰……憑藉著精良的技術製作,好萊塢戰爭電影吸引了一大波粉絲。按照《戰爭影院》紀錄片所述,在《阿波羅13號》、《侏羅紀公園》、“007”系列電影、漫威系列電影、《哥斯拉》、《變形金剛》、《拜見岳父大人》和《我是傳奇》等項目中,美國防部和中情局都發揮了支配作用。更匪夷所思的是,許多電影從未登上大銀幕,原因竟然是國防部的娛樂聯絡辦公室拒絕合作,認為影片在宣傳錯誤資訊。

  有事實為證。今年夏天,好萊塢上映《壯志淩雲》續集電影。沒有跳出以往的窠臼,該片闡釋了上世紀80年代(戲劇)如何兜售戰爭,如何心懷叵測地給殺戮包裹上性感的外衣。當然,《壯志淩雲》製作方毫無疑問地使用了美國海軍航母、海軍航空基地以及一系列F-14和其他戰機。之所以支援這部電影,五角大樓數據庫記錄説明瞭一切:這部影片企圖“修復被越南戰爭破壞的軍隊形象”。有媒體評論表示,實際上,五角大樓一直在向西方受眾發動全頻譜宣傳戰,誘導他們支援咄咄逼人、面向全球的美國軍國主義。

  看問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別看電影上説得天花亂墜,但一些事實卻狠狠打了美國的臉。比如,2012年美軍在阿富汗焚燒、侮辱《古蘭經》事件就引起了全球穆斯林的抗議和憤慨。這也再次表明,“形象工程”做得再好,也經不過事實的檢驗。不完全統計顯示,二戰結束至2001年,世界上153個地區發生了248次武裝衝突,其中美國發起的就有201場。近年來,美國就直接或間接地捲入了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葉門和烏克蘭戰爭。

  如此做派,就連美國人民都看不過去了。美國《國家利益》雜誌就曾援引美國傳統基金會防務項目高級研究員達科塔伍德的話説,美國平均每15年就捲入一場戰爭。當前,五角大樓的國防開支已經超過其後的九個國家的總和,在全球各地擁有約800個軍事基地,但儘管美國債臺高築,國內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資金,民主黨政府提出的預算軍事開支仍然高達7100億美元。種種事實足以表明,“世界最大亂源”稱號美國“受之無愧”。

  追根溯源,事實表明美國從獨立到穩定與擴張,戰爭起到了決定性因素。以戰爭立國,軍事開支長期居高不下,導致美國出現“惡性迴圈”,為了維持自己的軍事體系不惜四處尋釁滋事,實施“亞太再平衡戰略”、“印太戰略”等等,動不動就“秀肌肉”,威脅將對手“炸回石器時代”。蓄意製造緊張局勢,美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軍火商,成了世界秩序的最大亂源。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