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朝陽少俠:喀布爾大潰敗一年了,美國對阿富汗的五大戰爭還在繼續

2022-09-01 15:24:00
來源:環球網
字號

  來源:朝陽少俠

  阿富汗“變天”是2021年全球最重大的地緣政治事件。美國折戟沉沙,黯然退出“帝國墳墓”,阿富汗塔利班重新上臺,2001年起持續20年的阿富汗戰爭宣告結束。然而,如果仔細觀察分析阿富汗過去一年的形勢,可以説,短兵相接的戰鬥雖然告一段落,但美國對阿富汗的五大戰爭還在繼續。

  一、反恐戰

  當地時間2022年8月1日,美國總統拜登宣佈,“基地”組織頭目扎瓦希裏在喀布爾被美軍無人機擊斃。扎瓦希裏之死猶如一枚“輿論炸彈”,持續引發各界對此舉合法性和美在阿反恐戰爭前景的廣泛討論。

  《紐約時報》評論稱,美國發動的阿富汗戰爭所催生的恐怖分子比20年前多得多。消滅恐怖頭目易,消滅極端思想難。可以預見,美國在阿富汗的反恐戰爭還將繼續,美國對阿境內目標的“超視距”打擊不會停止。

  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都應予以堅決打擊,但反恐不能選擇性和搞雙重標準,不應以損害他國的主權為代價,否則只會越反越恐。

  二、政治戰

  美國一向善於玩弄政治遊戲。美國國務院阿富汗問題特別代表韋斯特多次在公開場合宣稱,美國不支援阿富汗國內反對派通過武力反抗塔利班政權。潛臺詞是,美國會同這些反對派保持聯繫,隨時用來當牌打,在政治上不會讓塔利班好過。

  美國政治戰的另一張牌是民主和人權。儘管強行嫁接的民主一地雞毛,但美國仍在通過多種手段支援阿富汗境內外的非政府組織,繼續宣揚美式民主。

  阿富汗的人權狀況的確有待改進,但美國連阿民眾的生存權和生命權都不在意,又怎會真正在意他們的人權,又有何資格以“人權衛士”自居。

  看看美國在全球推行民主和人權的記錄,就能得出一個結論:如果是美國的盟友,問題再大可以視而不見;如果是美國的敵人,狀況再好照樣“雞蛋裏挑骨頭”。

  三、經濟戰

  阿富汗目前百廢待興,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若不能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準,就不可能保持政局長期穩定。偏偏美國就是要在這一點上搗亂,暫停了所有經濟援助,扣押著阿富汗央行在美國的70億美元資産。雖然歸還一半資産的談判還在繼續,但美國已明確放話,這筆錢怎麼用,塔利班説了不算。

  2022年8月10日,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斯蒂格利茨在內的71名國際經濟學家和專家聯名致信拜登,呼籲美國解凍阿富汗央行在美資産。

  數以百萬計的阿富汗人正處在 “死亡邊緣” ,美國卻用這70億的救命錢當籌碼打經濟戰,可謂突破了道義和良知的底線。

  四、外交戰

  截至目前,聯合國安理會仍未能就部分塔利班領導人的旅行禁令豁免(2022年8月19日到期)延期達成一致,儘管按慣例已延期過多次。在阿富汗前政府後期,美國在安理會力推豁免延期,方便自己同塔利班進行談判,雙方最終達成“多哈和平協議”,大幅提升了塔利班的合法性。

  現在美國卻成了主要反對者,理由是塔利班不如“美”意,表現不好,不能任由他們出國爭取援助和承認。

  可如真按美國標準,塔利班什麼時候表現好過?反對豁免延期不過是美國人對塔利班施壓的杠桿而已。對話才能解決分歧,接觸才能善加引導。驟然關閉接觸的大門,美國是在延續自身的惡。

  五、地緣戰

  拜登及多名高官明告世人,美國從阿富汗完全撤軍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集中精力對付中國和俄羅斯。這種不加掩飾的地緣戰略企圖令人擔憂。有外媒報道稱,美國情報機構一直在同塔利班的實權人物保持溝通,試圖抹黑中國,離間中阿關係,促其同中國保持距離。

  同時,美國正積極在阿富汗周邊國家投棋佈子,想要構築監視中俄的戰略前哨。所幸,以史為鑒,阿富汗和地區國家已經看透了美國的把戲,深刻認識到美國是地區動蕩之源,美國的承諾從來不可信。美國地緣戰的目標恐怕是要落空了。

  20年,美國打殘了一個國家,揮一揮衣袖,留下一個爛攤子。美國本應承擔起阿富汗戰後重建的首要責任,卻不僅不思悔改,反而變本加厲,花樣翻新,繼續推進對阿富汗的五大戰爭,根源在於美國根深蒂固的霸權主義思維和作派。

  霸權主義的美國自私自利。美國對阿富汗的政策從來只考慮自己,只考慮美國的國家安全和國內政治需要,把阿富汗當作一枚棋子,將阿富汗人民的利益視作浮雲。

  從小布希以反恐之名入侵,到奧巴馬反反覆復的“阿巴新戰略”,再到特朗普“美國優先”原則指導下與塔利班達成協定,還有拜登完全不顧地區安全穩定的急撤快撤全撤,無一不體現著美國以自我為中心的狹隘世界觀。

  霸權主義的美國不甘失敗。美國在阿富汗20年,花費數萬億美元,超過2400名士兵陣亡,傷者不計其數,而且信譽掃地,連北約盟友都紛紛對美國的戰略決策提出質疑。這場美國歷史上的“最長戰爭”沉沒成本巨大,不僅是物質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美國官方現在還嘴硬,稱喀布爾的撤離行動是一次成功的軍事行動,臉皮之厚可見一斑。輸得越多的人就越想贏回來,這就是現在美國針對阿富汗所作所為的邏輯。

  霸權主義的美國包藏禍心。自私自利而又不甘失敗的美國自然要在阿富汗埋下釘子,留下後手。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公然宣稱,將繼續保持和加強在阿富汗的情報存在,隨時消除針對美國的安全隱患。

  從美國的全球戰略看,美國不僅想要一個不穩定的阿富汗,更想以阿富汗為平臺禍患中亞和南亞,目標直指中俄。共同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可惜美國人的字典裏沒有這個概念,他們要的是自身的絕對安全,哪管其他地方洪水滔天。

  綜觀之,美國顯然沒有從失敗中吸取教訓,註定會從失敗走向更大的失敗。衰落的帝國想要玩弄棋子,給霸權續命,卻絕對不會想到,“喀布爾時刻”並不是孤立事件,而是導致帝國崩塌的那一張多米諾骨牌。

  其實,阿富汗從來不是什麼“帝國墳墓”,真正擊敗美國的也不是塔利班,而是美國自己。歷史終將證明,奉行霸權主義的美國,逆歷史潮流而動的美國,定將被埋葬在自己親手打造的“帝國墳墓”中。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