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製衣業發展勢頭強勁
根據柬埔寨海關與消費稅總署日前發佈的報告,今年前7個月,柬埔寨出口總額達137.8億美元,其中近50%來自製衣業。報告指出,隨著國際市場訂單量的增加以及柬埔寨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控制,柬製衣業發展勢頭強勁。柬埔寨政府預計,今年製衣業將延續良好復蘇勢頭,在這一基礎上,明年製衣業出口額有望增長8.1%。
柬埔寨製衣業自1996年興起,至今已快速發展26年。製衣業是柬埔寨經濟的支柱産業之一,也是柬埔寨最大的出口行業,佔國內生産總值的40%。目前,柬埔寨全國約有1100家製衣廠,為超過80萬柬埔寨人提供就業崗位,相當於每20個柬埔寨人中就有1人在製衣廠工作。今年7月,柬埔寨發展委員會宣佈了8個全國重大投資項目,其中4個項目為製衣廠,預計創造超過1萬個工作崗位。
柬埔寨製衣廠商會副秘書長江莫尼卡表示,柬政府對製衣行業的樂觀預期來自實實在在的數據。“今年上半年,製衣業訂單增長一直維持在20%以上,此前因疫情暫時關閉的400多家工廠也基本復工。”
高疫苗接種率帶來的抗疫成效是柬埔寨製衣業強勢復蘇的基礎。柬埔寨是新冠疫苗接種率最高的亞洲國家之一。據統計,柬埔寨目前已接種了4190萬劑新冠疫苗,完成疫苗全程接種人數達1440萬,佔全國總人口的86.3%。柬埔寨皇家科學院經濟研究員洪萬卡認為,在中國等國的支援下,柬埔寨及時獲得了足夠的疫苗,尤其是製衣行業,所有員工實現了疫苗全程接種,極大確保了製衣行業的平穩産出。
穩定的原料供應和便捷的陸上交通也為柬埔寨製衣業復蘇提供了重要動力。據了解,柬埔寨製衣業60%的原料來自中國。柬埔寨皇家科學院經濟學家基西利沃表示,中國製衣原材料的穩定供應以及中老鐵路的開通運營,有利於柬埔寨製衣廠順利復工復産。
為促進製衣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柬政府近年來一直致力於加強製衣工人的福利保障。柬埔寨勞動與職業培訓部日前宣佈,將於今年10月1日起推行私營企業養老金計劃,要求企業和僱員在勞動合同的前5年內,每月分別向國家養老基金賬戶繳納工資的2%,5年後每月繳納工資的2.75%,僱員在60周歲後開始領取養老金。柬埔寨服裝工人民主聯盟主席艾吞表示,製衣廠是柬埔寨私營企業的主體,養老金計劃將在製衣業率先推廣,這是柬埔寨在加強製衣工人社會保障方面邁出的一大步。
分析認為,儘管復蘇勢頭良好,但柬製衣業也面臨一些挑戰,包括來自鄰國的競爭加劇、關稅優惠待遇的不確定性等。此外,水電和人工成本的提高也給製衣業發展帶來不小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