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與IUCN攜手服務全球世界遺產保護
光明日報訊(記者張蕾)近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自然與文化遺產空間技術中心(HIST)主任郭華東院士與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總幹事布魯諾·奧伯勒在線簽署空間信息技術助力世界遺產保護合作備忘錄。根據協議,雙方將在未來5年發揮各自的專業和技術優勢,使空間信息技術服務世界自然和混合遺產地的保護,共同助力《世界遺產公約》和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落實。作為世界自然遺產和雙遺產的評估機構,HIST將與IUCN在潛在世界自然遺產和混合遺產研究分析,世界自然遺產和混合遺產的申報、監測與評估,世界自然遺產地全球地理信息數據庫建設、能力建設、知識共享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
郭華東表示,今年是《世界遺產公約》通過50周年,也是HIST開啟第二個十年發展的開局之年。此次簽約標志著HIST與IUCN在自然遺產和混合遺產保護領域形成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共同為全球世界遺產保護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助力《世界遺產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和聯合國2030年議程的落實。奧伯勒表示,作為HIST與IUCN首次在利用空間技術推動世界遺產保護方面的合作,此次合作將大幅提升和加強IUCN在此領域的能力,深化IUCN與中國的關係,提高中國在世界遺產保護中的全球領導力。“此次合作將加強IUCN的科學實力,提高其作為生物多樣性相關數據收集、整理、評估和分析的全球標準制定者的聲譽,真正完善世界自然遺產地的數據。”IUCN科學和數據中心主任簡·斯馬特強調。
在合作備忘錄簽署後,雙方還簽訂了補充協議,明確了2022年至2023年的合作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