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的發展圖景豐富多彩”(讀懂中國)

2022-06-08 09:18: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黨的十八大以來,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從實現全面小康到邁向共同富裕,一幅幅人民幸福生活的畫卷,在中國徐徐鋪展。日前,3位長期在華工作和生活的外國友人向本報記者講述了他們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的感受,分享了他們對中國“成功密碼”的理解。

  “到處都是綠的山,很美”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環境保護愈發得到重視。今年春天,我們學校組織大規模種樹,很多當地農民來參加。校園後面的萃英山現在是綠的了。”一位面龐略顯清瘦、體格健朗的老者説道。他是蘭州大學的德語系外教烏力。

  烏力在大學階段主修漢學和哲學。旅行家馬可波羅著作裏的中國見聞,激發了烏力對東方的嚮往之情。2013年,烏力來到蘭州大學榆中校區,實現了自己在中國工作的夢想。9年間,他見證了這裡的種種變化。“以道路為例,之前去榆中縣城沒有公交車,只能在校門口坐私營麵包車,路上坑坑洼洼的,現在路特別寬敞。”

  基建的“中國速度”也讓烏力感到震撼,“學校的第二教學樓8個月差不多就建好了,外觀頗為現代化,很漂亮。校園整體建設更有規劃,加上植樹種花,比過去更注重環保、更有美感。”

  烏力經常騎自行車去校園周邊的農村。“那裏家家戶戶都有太陽能熱水器。路燈有的是太陽能的,上面有一個太陽能電池板。還有風能的。”

  幾年前,烏力加入了一個本地的徒步群。群友們相約每週花一天時間去徒步,帶著食物乘車到阿幹、定遠等地爬山。烏力説:“定遠等地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小路,徒步群的朋友帶我探索,到處都是綠的山,很美。”在他看來,戶外徒步活動的流行反映了社會的安定與富足,人們可以在親近自然的過程中追求自己的快樂。徒步群群友的活動是中國小康生活的一道剪影。

  明年,烏力就到退休年齡,也將完成在蘭州大學德語系10年的教書生涯。在學校裏,他的“德國哲學”公共選修課人氣高漲。烏力翻譯的《中國思想史》德文版也即將出版。“小康中國,是在這片古老大地深厚的傳統底蘊中煥發出的新活力。”

  “生活在這裡很有安全感”

  在深圳南山區招商街道新冠肺炎疫苗接種點,索菲亞阿爾瓦雷斯身穿防護服,切換著中文、西班牙語和英語三種語言,在排隊的人群中穿梭忙碌,不多時,她的防護面罩上便升起了一層白霧。招商街道是眾多外籍居民聚集的國際化街區,作為南山國際化交流中心的國際志願者,索菲亞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我很喜歡‘來了就是深圳人’這句話,我現在也是‘深圳人’,應該為這個城市出份力。”這位23歲的墨西哥姑娘來深圳已經5年。近年來,她參加了街道社區的許多志願服務活動,還曾獲得深圳“最美抗疫志願者”稱號。“在我因為疫情焦慮無助時,是社區工作者和志願者送來了溫暖。現在輪到我去幫助別人了,我很慶倖自己生活在一個互助友愛的環境裏。”在抗疫過程中,索菲亞十分感慨:“中國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生活在這裡很有安全感。”

  索菲亞與中國的緣分早就結下。她的家人在墨西哥銷售電子産品,主營來自中國的電子産品。高中畢業後,她跟媽媽來到深圳,就讀深圳大學。去年大學畢業後,索菲亞應聘成為深圳華強北一家外貿公司的銷售員,將公司的電子産品銷往南美洲。“中國讓我的人生有了更多可能,希望自己在深圳得到更好的發展。”

  索菲亞去過北京、上海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多個城市。她最大的感受是在中國各個城市都能體驗到“滿滿的幸福感”——井然有序,安定繁榮,出門上街不用擔心人身和財物安全,“這就是一種幸福”。

  2021年8月,索菲亞前往中共寶安縣第一次代表大會紀念館參觀。“我從小就知道中國是一個經濟繁榮的國家,但我不大了解中國的革命歷史和艱苦奮鬥的歷史。”這次參觀後,索菲亞對中國共産黨的認識又加深了一層。“在參與抗疫志願服務過程中,我注意到,那些佩戴著中國共産黨黨徽的人總是衝在最前面,這讓我對中國的執政黨有了更深的理解。”

  “激活更多國際創新合作”

  2003年,中國社科院全球能源安全智庫論壇促進人羅賓必順第一次從荷蘭來到北京。“我當時住在北京北邊,見證了地鐵13號線修建帶動發展的景象:最初是幾條道路鋪設到位,運輸的小型三輪車多了起來,路邊商店陸續開張。然後,人們開始建造住宅樓並搬進來,這片地區變得熙熙攘攘。”中國的發展讓必順印象深刻的,還有飛馳的高鐵、跨海的大橋以及挾山過江的公路等,“中國的發展圖景豐富多彩”。

  在中國工作生活近20年,必順與中方各界人士廣泛交流。“我深知,中國快速發展的關鍵在於中國共産黨強有力的領導,治理體系完善有序,中國人民團結奮進,生活水準得到大幅提高。”在他看來,即使面對世紀變局與百年疫情交織的局面,中國對國際合作的積極看法也沒有改變,一直努力推動全球和區域協作。“中國正以自己的經驗助力全球發展和世界經濟復蘇。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對全球發展的重要貢獻。”

  必順一直致力於推動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共建“一帶一路”合作。他説,中國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在大力支援其他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各國實現共同繁榮。共建“一帶一路”是一個開放的全球合作平臺,有力促進了國際經貿合作與互聯互通,帶動了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發展,也讓當地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富足。

  近年來,必順在與世界無人機聯合會的合作中,看到中國在無人機、人工智慧等領域的先進技術應用,“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的蓬勃發展,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強大動能”。與此同時,他也注意到世界範圍內新技術應用不均衡狀態進一步加劇,“我們必須協同合作,跨越國界、行業和領域,讓科學技術造福全人類。”必順説,中國以積極開放態度推動國際技術合作,“有助於激活更多國際創新合作,為實現更廣泛均衡的發展作出貢獻”。

  《 人民日報 》( 2022年06月08日 03 版)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