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民主幌子的後面丨私刑,奴隸制的醜陋分身?

2021-12-04 14:43:00
來源:國際線上官方帳號
字號

  1863年生效的《解放奴隸宣言》是美國廢奴之路的重要里程碑,而後隨著南北戰爭中南方邦聯軍的戰敗,奴隸制也在全美國範圍內被廢除。然而,針對非洲裔的私刑接踵而至,並在僅僅二十年後就迎來了第一個高潮。難道奴隸制並沒有真正結束?私刑只不過是它的又一醜陋分身?

  幾乎所有和美國奴隸制相關的歷史都需要從查爾斯頓説起。在跨大西洋奴隸貿易中,至少有40%運往美國的非洲奴隸都是從查爾斯頓踏上這塊大陸。他們中的很多人留在了南卡羅來納,其他人則被賣到美國南部各地的種植園。

  隱藏在老城區的舊奴隸集市博物館是南卡羅來納州現存的最後一個黑奴拍賣場舊址。根據最新發現的奴隸拍賣紀錄,這棟建築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830年。

  美國查爾斯頓舊奴隸集市博物館研究員瑪雅西蒙斯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採訪時説,關於奴隸制和懲罰時,不得不提到皮鞭,因為它會在奴隸身上留下長久的印記。她説,奴隸制被廢除之前,查爾斯頓的奴隸主很少自己鞭打奴隸,他們把奴隸送到一個叫作“勞工所”的地方受罰。後來奴隸制被廢除,很多種植園主開始採用佃農制度,此時有償勞動力比奴隸制時期更多一些,但勞工數量依然相同, 只不過種植園主支付了很少的酬勞,這些酬勞在本質上並非薪水。

  瑪雅繼續告訴記者,懲罰從原來的肢體管束變為系統性的。在美國南方,原本為了防止奴隸逃跑或者組織起義的“奴隸巡邏隊”,在南北戰爭後變成了警察部門。警察拘捕無家可歸或無所事事的前奴隸,並給他們套上鎖鏈,他們就回到為奴的狀態。當這變成一種替代懲罰的方式,私刑就開始頻繁出現,這些都是為了威懾非洲裔群體。

  私刑地出現在某種程度上源自南北戰爭的結果,1865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旨在廢除奴隸制的第十三修正案,非洲裔在法律上被賦予了同白人相同的權利,失去了免費勞力的白人種植園主於是利用私刑作為對非洲裔的報復和恐嚇。

  黑奴出身的美國記者、社會學家艾達貝爾韋爾斯1892年將自己的調查結果結集出版,題為《南方恐怖:各時期的私刑》。她調查發現,多數白人聲稱私刑只是對非洲裔犯罪行為的回應,但這並不完全屬實。這些謀殺實際上是為控制和懲罰與白人競爭的非洲裔而採取的蓄意而殘忍的手段。

  約瑟芬博林麥考爾的父親是亞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的一名成功商人,1947年,一名白人鄰居被懷疑出於嫉妒而槍殺了他,兇手從未被起訴。

  約瑟芬接受總臺記者採訪時説,父親被人槍殺時身中6發手槍子彈,後背還被1發獵槍子彈擊中。

  美國查爾斯頓舊奴隸集市博物館研究員瓦爾特博格斯接受總臺記者採訪時説,基本上美國南北戰爭一結束就出現了私刑。私刑是為了鞏固白人的統治和白人至上主義而出現的, 通過國內的恐怖主義剝奪非洲裔美國人的民主權利,奴隸制雖然被廢除了, 但白人依然想要延續統治的地位。

  相當一部分私刑是為了打壓非裔族群政治經濟地位,包括暴力破壞非洲裔的生意,暴力鎮壓非洲裔的選舉權等。

  私刑甚至改變了美國的人口分佈。據統計,南方私刑氾濫時期,超過600萬非洲裔因恐懼而移民北方和新開發的西部地區。

  美國著名社會活動家沃爾特懷特對此有過精闢論述,“私刑與其説是因為非洲裔犯罪,還不如説是南方白人對非洲裔進步的恐懼。”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