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伊朗稱納坦茲核設施發生事故:由恐怖行動所導致

2021-04-12 14:2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4月12日電 據路透社援引伊朗國家電視臺報道,伊朗原子能組織(AEOI)組織主席薩利希(Ali Akbar Salehi)表示,該國納坦茲(Natanz)核設施11日發生的事故,是由“核恐怖主義”行動所導致,並稱德黑蘭保留對肇事者採取行動的權利。

  AEOI發言人卡馬萬迪(Behrouz Kamalvandi)11日稍早表示,納坦茲的輸電網發生故障導致一起事故。卡馬萬迪稱,事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或核污染。

  據介紹,該設施位於中部伊斯法罕省的沙漠中,為伊朗濃縮鈾計劃的核心,受到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檢查人員的監控。

  “伊朗譴責這種卑鄙行徑,強調國際社會與IAEA有必要應對這類核恐怖主義,並保留對作惡者採取行動的權利,”薩利希表示。

  報道稱,被問及發生的情況時,IAEA發言人通過電郵表示:“我們已經知道媒體報道,現階段不予置評。”

  據此前報道,伊朗總統魯哈尼10日下令啟動納坦茲核設施內的164台IR-6型離心機,開始生産濃縮鈾。魯哈尼説,IR-6型離心機生産濃縮鈾的效率是第一代IR-1型的10倍。他重申伊朗核活動的“和平”屬性。

  2015年7月,伊朗與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根據協議,伊朗承諾限制其核計劃,以換取國際社會解除對伊制裁。協議限定伊朗只能使用IR-1型離心機開展鈾濃縮活動。

  2018年5月,美國政府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隨後重啟並新增一系列對伊制裁。2019年5月以來,伊朗逐步中止履行伊核協議部分條款,但承諾所採取措施“可逆”。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