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兩年中,中俄貿易額年增長率至少達40%,據俄羅斯官員説,2015年雙邊貿易額超過1000億美元的目標將可能提前實現。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説,在中俄間一個被掩蓋的重要議題是,兩國正越來越排斥使用美元,用人民幣或者盧布交易。對於這種“敏感”,普京顧問馬科夫提醒説,“一個事實是,西方經濟體正處於危機當中,而亞洲仍然在增長”。
不過在西方媒體看來,敘利亞問題才是中俄領導人對話中最緊迫的話題。英國廣播公司説,兩國阻止了聯合國批評敘利亞政府的兩次決議案,但隨著敘局勢惡化,他們再次面臨壓力。據卡達“半島”電視臺報道,中俄5日稱雙方共同在敘利亞問題上“扮演了積極角色”,並且“還要攜手堅守這一角色”。美國《時代》週刊稱,中俄領導人會面的兩大意圖一是加強聯盟,抗衡美國,二是“保護敘利亞免於國際干預行動”。
事實上,中俄雙方就中東、北非、朝鮮半島的局勢以及伊朗核等很多問題都交換了意見。普京説:“我們的立場不僅接近和相似,最主要的是,為了調解國際危機,最大程度有效協作的協調工作達到了新的水準。”
“普京毫不掩飾莫斯科與北京關係的重要。”法國《回聲報》的這種説法被該國的《新觀察報》具體描述為,誇張地拒絕出席在美國的G8峰會,卻在百忙中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解釋這一現象説,俄羅斯發現與中國進行政治對話要比與西方國家容易得多。《日本經濟新聞》則認為,普京表現出的前所未有的重視態度,甚至是其第一次就任總統時也未曾有過的姿態,因為俄羅斯希望讓北京感受到,莫斯科不是將北京當做權宜之計的合夥者,而是希望重新鞏固東方兩大國之間的穩固同盟。
6日,普京還將會見多位中國領導人。“俄羅斯之聲”稱,普京將有機會與中國未來領導人互相了解。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高級顧問王海運對《環球時報》説,其實中俄關係早已超越領導人個人因素,中俄關係往哪個方向走,關鍵在於戰略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