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普京採取法律舉措助力新征程 注重中俄關係基礎

時間:2012-06-05 11:04  來源:法制日報

  2012年,普京的“政治馬拉松”再度啟程。5月7日,他以王者歸來的姿態再次回歸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就職當天簽署了十余份總統令,涉及內政、外交、軍事、民生、教育等領域,以他特有的務實開始實施“以法制為基礎,完善民主為已任,增強國力為目的、懲治腐敗為手段的治國構想和強國戰略”。

  將恢復憲法秩序作為改革切入點

  早在首個總統任期時,普京就將恢復憲法秩序作為聯邦制度改革的切入點,堅持在聯邦憲法和法律框架內對俄羅斯進行改革。

  2000年5月17日,普京就在就職演説中宣佈將形成“一條加強國家統一的路線”。此後一直到2008年普京卸任總統之時,俄羅斯形成了有效的“總統代表管理聯邦制”。2000年在89個聯邦主體基礎上成立七大聯邦區,由總統普京親自任命總統代表管理,以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掌控;2004年,俄修改地方行政領導選舉法,將“地方長官”任免權歸屬中央,建立了中央約束地方的法律干預機制;從2005年起,俄羅斯開始合併聯邦主體,到2008年1月,原來的89個聯邦主體已被壓縮為84個。通過上述幾次大的外科手術,俄羅斯新的中央垂直管理體系逐步形成。

  建設有俄羅斯特色的民主

  普京強調,俄羅斯的民主是生長在俄羅斯土地上的,要有俄羅斯歷史傳統,“從本國的地緣政治和國情出發”。

  在建設何種民主的問題上,“俄遵從的不是外國夥伴的態度,而是本國的現行法律”。他説:“有人認為民主比主權重要,我們不這樣看。我們認為,這兩者都重要。”這被普遍解讀為普京式的“主權民主”。

  普京深知,隨著近些年俄羅斯國力恢復和增強,居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俄羅斯步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社會訴求和民意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公民和社團參政的意識增強,對政府運轉效率、法治環境、公民權利和輿論監督等問題給予了更多的關注。

  在不久前的國家杜馬選舉和總統選舉中,普京審時度勢地正面評價了包括網路在內的社會監督對政府的作用,並表示應加大公民、社團參與國家管理的機會。同時,普京也強調,一切活動都必須依法,不能超越法律的底線和界限。

  普京再次當選後,明確表示政府的一切活動要在法律框架內進行,任何法律修訂都應加強民主原則。普京聲稱,他也支援改革州長和議員選舉機制,降低小黨登記門檻,推動政治體制改革進程,但不允許在俄各地建立地區性政黨,也不允許政治人士依靠分裂主義和民族主義勢力參加地方行政長官選舉。在完善類似法律時要參照國際最佳慣例並做出平衡的決定。普京強調説,俄“需要十年穩定發展”,改革應十分謹慎。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