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知名人士談中俄關係 稱兩國民眾親近感不斷增強

時間:2012-06-05 11:05  來源:人民日報

  俄羅斯總統普京將於6月5日起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訪問前夕,本報記者採訪了幾位長期致力於促進中俄友好關係發展事業的知名人士,感受到他們對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發展的堅定信心。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執行理事長劉古昌曾任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在他看來,普京此次訪問對兩國較長時期的關係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他説,目前中俄互為最重要的戰略夥伴,兩國的政治互信、務實合作、人文交流和國際問題合作都具有相當高的水準。雙方在深化兩國關係、推進兩國合作發展方面意志堅定,願望強烈。

  劉古昌説,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中國和俄羅斯作為新興市場國家有很多共同關切,兩國間合作又具有很強的互補性。中俄比鄰而居,雙方需要保持並不斷加強彼此間的合作,以共同應對當前面臨的新威脅、新挑戰。俄羅斯提出開發遠東和西伯利亞地區,恰逢我國西部大開發與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進入新階段,雙方的戰略對接將更加有效,尤其是為雙方務實合作創造了非常大的空間。去年胡錦濤主席訪問俄羅斯,雙方對中俄關係未來十年的發展做出了規劃。預計中俄元首本次會晤將會討論兩國關係的總體發展方向,並積極推動落實未來十年的發展規劃,促進雙方的共同發展,維護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

  中國俄羅斯文學研究會會長、中國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員劉文飛是工作在俄羅斯文學研究一線的著名學者,對中俄關係中的“文學因素”深有感觸。他説:“在中國,文學讀者中恐怕很少有人沒讀過俄國文學作品,粗通文墨的普通百姓對普希金、托爾斯泰等俄國作家的名字也不陌生,説俄國文學在中國家喻戶曉或許並不言過其實。”可以説,“文學因素”在中俄兩國百餘年的關係史中始終在發揮強大的正面影響。

  劉文飛認為,在中俄兩國發展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當下,文學和文化交流對於增進中俄兩國人民的理解和互信、好感和尊重所扮演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相信隨著中俄兩國領導人對人文外交的重視,文學因素必將對促進中俄關係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高莽是中國從事俄羅斯文化研究的著名學者。他對本報記者説,俄羅斯和中國都是世界大國,有著輝煌的歷史,人民淳樸、坦誠、勤勞。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傳統和俄國19世紀的文化高峰都是難以企及的。在今後的發展中,我們需要取長補短,互相幫助,共同發展,為世界和平事業做出應有貢獻。

  北京外國語大學俄語中心主任李英男教授是李立三與李莎之女,對中國的俄語教學和中俄文化教育領域交流多有貢獻。李英男對本報記者談起她今年去位於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的阿穆爾大學做講座的情形——教室裏擠滿了好奇的俄羅斯學生,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中國的風俗文化、發展現狀。一名阿穆爾大學教師6歲的小兒子對李英男説:“等我長大了,一定要去中國學習,去中國工作!”這樣渴望來中國的孩子,在布市數不勝數。李英男情真意切地説:“看到這些孩子們,我就仿佛看到未來10年、20年、30年甚至更長時間裏的中俄關係不斷變得更加緊密,人民之間更加親近!”

  記者採訪的從事對俄友好工作的人士普遍感到,隨著中俄兩國領導人致力於將上層的熱力不斷傳導給兩國民眾,兩國的民間交往通過互辦“國家年”、“語言年”、“旅遊年”得到了極大的推動,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兩國人民的親近感不斷增強。 (記者 林雪丹)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