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外賣平臺擅自“代購”星巴克 稱符合星巴克規定

2017年03月03日 09:56:22  來源:北京青年網
字號:    

  昨天,部分市民收到一條短信,大意是餓了麼平臺充斥大量星巴克咖啡代購“黑店”,致使星巴克退出餓了麼平臺並轉至美團外賣。經核實,美團和星巴克咖啡均否認向顧客發送該短信。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上所謂的“星巴克”,事實上都不是星巴克咖啡本店入駐,而是“跑腿兒”的代購公司。星巴克官方對於這樣的“代購”一律給予否認。市食藥監局表示,風險隱患極大,一旦出現食品摻假、調換等問題,或者消費者食用後出現身體不適,食品追溯、責任認定可能存在糾紛。

  餓了麼外賣平臺中的星巴克代購店註明“本店一切商業行為與星巴克無關”

  現象

  物流公司註冊外賣平臺專職代購星巴克

  經常線上訂購咖啡的張女士沒有想到,自己在外賣平臺購買的咖啡居然來自“黑店”。昨天下午,市民張女士收到三條相同內容的短信:“尊敬的用戶,因餓了麼平臺充斥大量星巴克咖啡代購黑店,為保護用戶權益,我方已退出餓了麼平臺,訂購【星巴克咖啡】請至美團外賣下單。”

  乍一看短信的內容很像來自星巴克公司。然而,這則短信著實令作為咖啡一族的張女士有點摸不到頭腦,“是真的嗎?”在張女士看來,如果是代購的話,咖啡真的是從星巴克買的嗎?會不會出現“調包”的行為?星巴克能對送到自己手上的咖啡負責嗎?

  那麼,這些外賣星巴克咖啡到底是通過怎樣的方式送到府的呢?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在餓了麼訂餐平臺上搜索“星巴克”,結果顯示出一系列的“星巴克咖啡代購”,並沒有星巴克的官方店。

  隨後,北青報記者選擇了一家距離單位最近的代購店,點擊進入後,公告一欄可以明顯看到一段提示語:“本店為黑手-星巴克代購門店。本店一切商業行為與星巴克無關,門店資訊僅供參考,有關外賣服務的問題,請致電‘黑手’客服。”而在營業資質一欄中,顯示的是一家物流公司,名為“北京環東物流有限公司”,從業資質上傳的是一張“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經營範圍為普通貨運。

  為了印證這家星巴克咖啡代購的真實性,北青報記者下單購買了3杯咖啡。約40分鐘後,一名身著黑色便服的男子將咖啡送到。經過詢問,這名男子告訴北青報記者,咖啡是從附近的星巴克京廣中心店購買,而他們代購人員購買咖啡也是像普通消費者一樣排隊購買,然後通過電動車送到指定地點。“我們黑手代購是從去年開始做的,只在餓了麼,一天大概能送個二三十單。”

  美團外賣星巴克顯示由商家提供配送,實則由一家名為愛午茶的代購服務商配送

  套用星巴克資質實為代購公司配送

  昨天下午,北青報記者又通過美團外賣平臺搜索“星巴克”,可以看到附近出現了星巴克咖啡一店、二店、三店共三家提供外賣。與餓了麼不同的是,點擊進入距離最近的星巴克二店後,在配送服務一欄中寫明“由商家提供配送服務”,商家營業資質中則顯示出“北京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霄雲路第二咖啡店”的營業執照。如此看來,美團外賣的星巴克咖啡似乎應該是由星巴克自行配送的。然而,下單後,北青報記者卻收到這樣一條短信:“訂單已由騎士配送,訂單狀態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愛午茶)查詢。”

  隨後,北青報記者按照短信的提示,搜索愛午茶微信公眾號,發現是一個由“上海駝鹿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經營的下午茶代購服務賬號。據隨後到來的送餐男子透露,這家愛午茶公司是通過美團平臺提供星巴克、滿記甜品等品牌的代購服務,大致流程是顧客下單後,客服通過辦公軟體將訂單發送給代購人員,由代購人員就近購買並配送,同時通過星巴克的積分或返券等形式獲得一定折扣,並沒有針對代購公司的特殊優惠。“最好的時候一天能送上20單,星巴克的人都知道我們是代購,如果東西有問題,找我們就行。”

  對於這種“代購”行為,消費者張女士接受採訪時認為,在食品安全方面“代購”擅自接單,不如商家直接接單有保證。

  調查

  外賣平臺均稱符合星巴克規定

  昨天,針對這種不同於商家直接接單的“代購”外賣形式,外賣平臺是否知情並實施監管?北青報記者向多家外賣平臺分別進行了求證。美團外賣相關負責人則回應,美團外賣線上的星巴克代購産品,均符合星巴克食品安全要求和相關規定,並在授權下和部分門店測試合作。

  對於被指責存在“代購黑店”一説,餓了麼回應稱,目前餓了麼平臺上所有星巴克代購都符合星巴克官方對代購店的規定,銷售的産品都是接單後即時從星巴克線下門店合規採購的,不存在“黑店”一説。

  星巴克:沒有和任何第三方外賣平臺展開正式合作

  隨後,北青報記者聯繫到星巴克公司,星巴克究竟有沒有同意外賣平臺進行代購?出現問題是由外購公司、外賣平臺還是星巴克公司負責?

  昨天,星巴克方面否認授權跑腿公司提供外賣服務,星巴克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星巴克在中國沒有和任何第三方外賣服務平臺展開正式的業務合作。” 同時,就部分消費者收到群發短信一事也作出回應,否認授權外賣平臺發佈過相關資訊。

  對於目前星巴克門店出現的代購咖啡現象,該負責人表示,很多咖啡飲品更適合現做現售,比如咖啡奶泡打發後隨著時間變化會影響口感,因此更倡導顧客到門店進行購買。對於一旦出現消費者因通過外賣代購渠道購買的星巴克食品出現食品安全問題,該如何處理,星巴克方面表示,如出現問題,將立刻進行全面調查,並將根據調查結果採取相應行動。

  市食藥監:代購食品風險大責任認定可能存在糾紛

  昨天,市食藥監局表示,購買這類所謂的“代購”食品,風險隱患極大,由於食品配送方沒有經過食品經營者的授權,食品在途存在風險隱患,一旦出現食品摻假、調換等問題,或者消費者食用後出現身體不適,食品追溯、責任認定可能存在糾紛。消費者發現這類行為可以和網路訂餐平臺反映,也可以撥打食品藥品監管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反映。

  對於網路訂餐平臺中使用“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從事餐飲服務的行為,市食藥監局指出,根據《網路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的規定,入網食品經營者應當按照許可的經營項目範圍從事食品經營。也就是説,在網上經營食品的只能是具有合法食品經營資質的經營者。持有食品生産許可證以外的證照,不得經營食品。該《辦法》還指出:“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應當對入網食品生産經營者食品生産經營許可證、入網食品添加劑生産企業生産許可證等材料進行審查,如實記錄並及時更新。”

  文/本報記者 彭小菲 張小妹 李佳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