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餐飲店一個門臉三家店 員工從外賣盆中夾菜吃

2017年02月21日 08:27:22  來源:北京晨報
字號:    

  原標題:一個門臉三家店 員工邊賣邊吃

餐廳員工用筷子從外賣盆中夾菜吃。

  餐廳員工用筷子從外賣盆中夾菜吃。

  網友爆料,通過外賣平臺偶然發現豐台區盈坤世紀寫字樓內有一店同時經營多家外賣,質疑其店舖資質。北京晨報記者昨日實地探訪,發現其店面只懸挂其中一餐廳招牌,餐廳員工則直言平臺所顯示三家“都是我們家做”,店內既無營業執照也無食品經營許可證。記者還注意到,廚房員工竟邊吃著盆裏的菜,邊往外賣餐盒中盛。對此,豐臺食藥監局表示,未懸挂證件行為不符合規定,將調查店舖資質。

  一地多店 員工邊吃邊盛

  昨日記者按照網友線索尋找這家“蝦飯先生(總部基地店)”,該店在外賣平臺顯示的地址是盈坤世紀寫字樓G座地下一層美食廣場,這裡有韓式拌飯、刀削麵、燉湯等多家餐飲店舖,卻未發現“蝦飯先生”的影子。

  “就是‘焦耳’那家,裏面也做龍蝦飯!”顯然這家“一店多吃”已然是美食廣場裏公開的秘密,記者順著一商戶手指的方向,看到這家招牌為“焦耳地道川式快餐”的門臉。三十多平方米麵積的店裏只有一個前臺和廚房,過道地面上堆放著餐盒、塑膠袋和一些雜物,前臺外兩位外賣小哥正焦急地等待取餐。

  就在觀察期間,廚房內的一幕讓記者大吃一驚。透過取菜窗口,記者看到一穿白色上衣的員工將一鍋炒菜倒入一個方盆,隨後端起一盆米飯,用筷子夾著盆裏的肉,自顧自地吃了起來。而當前臺遞來訂單後,他換用大勺從他剛夾肉的方盆中擓出兩勺盛入外賣盒,打包裝好後,又換回筷子大快朵頤。北京晨報記者駐足的近半小時內,發現店內另一藍衣員工的做法如出一轍,員工午餐都是直接用筷子在外賣大鍋中撿拾。

  只接網單 號稱有證沒挂

  “叮咚叮咚”,該店外賣訂單接二連三。“都是我家做,‘焦耳’、‘蝦飯先生’,還有‘小暖便當’都在這兒,你在網上下單就行。”餐廳員工對此直言不諱,稱該店只接外賣訂單,不接受線下付款。記者通過外賣平臺查詢,發現員工所述三家店舖顯示地址確實相同。那麼三家店共用一處,是否均有營業執照呢?記者環顧四週,未在店內發現企業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證,就此詢問餐廳員工,對方不耐煩地答覆,“你問我們公司叫啥名幹什麼?我們有證沒挂,在外賣平臺上能看到。”

  隨後,記者點開外賣平臺上食品安全檔案一欄,發現三店確實都上傳了營業執照等證件,但營業地址和法人代表卻並不相同,只有“焦耳地道川式快餐店”的營業地址相符,其餘兩家營業執照上的地址分別為海澱區農大南路和豐台區小屯路。

  “又做麻辣香鍋又做龍蝦飯,仨店還用一個地址,我幸虧來實體店看了一下,真是不敢訂餐了。這樣掩人耳目的門店算正規嗎?符合外賣餐廳標準嗎?”爆料網友對此産生懷疑。

  監督部門 將會核查資質

  依據《網路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通過第三方平臺進行交易的食品經營者,應在其經營活動主頁面顯著位置公示其食品經營許可證,相關資訊應當真實、準確、畫面清晰,容易辨識。對於上述地址包含三家店,且上傳不同證件的問題,記者向相關外賣平臺進行了反映。

  豐台區食品藥品監督局工作人員也表示,所有餐飲企業的《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正本必須要置於營業場所的醒目位置。“未挂營業執照者可能存在經營地與實際不一的情況,這都不符合規定,我們會對其予以警告責令改正,如拒不改正,會對餐廳罰款”。他還介紹,每家餐飲應各自具備營業執照等證件,“三家餐廳可以同用一個經營場地,但前提是場所內無隔斷分開且證件中註冊經營地應相同”。對於記者反映的情況,工作人員稱,會到現場調查,並對三家餐廳的資質進行核實。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