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會員卡為何一到春節就“卡殼”? 商家稱成本提高

2017年01月24日 08:34:14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開欄的話

  隨著春節臨近,零售、餐飲、旅遊、美容美發等行業都迎來了一年中的消費高峰。但是,消費增多往往伴隨著消費糾紛的增多。有些消費糾紛或許並不是多大的事兒,標的額也不大,但卻會影響人們過年的心情。而有些標的額很大的消費糾紛,往往會給人們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為使上述情況少發生、不發生,本報特推出系列報道,聚焦老百姓節日消費可能遭遇的“煩心事兒”,以期給消費者提個醒,注意理性消費和防範各種消費陷阱。當然,我們更希望有關部門加強監管,督促企業增強服務意識,減少消費糾紛的發生。如果遇到消費者投訴,應積極回應和處理,使消費糾紛得到儘快解決,共同營造祥和歡樂的節日氣氛。

  “以前洗車都是刷一次卡,現在洗車卻要刷兩次卡。我們平時都是會員,提前預付了洗車費用,年前就洗這一次車還沒有優惠,真讓我們心寒。”1月22日,在山東省東營市東城沂州路一家汽車服務會所洗車的李女士對記者説。

  而洗車店老闆則表示,每到年底洗車費都會成倍增長,等到臘月廿八,洗車價格還會繼續上漲,會員卡就不能用了,只收現金。

  連日來,《工人日報》記者採訪發現,平時已經充值的會員卡,或累積消費到達一定額度後的打折卡,在春節期間被停用的現象並不鮮見。消費者雖有怨言,卻也無可奈何。

  春節停用會員卡已成部分行業行規

  “我們家附近的理髮店張貼了公告,會員卡都不能用了,只能付現金。但過了正月十五以後也就恢復正常了,所以我也沒想過要向工商部門投訴。”日前,家住廣東珠海市的外企職員余珊珊對記者表示。

  記者採訪發現,在餐飲、理髮、洗浴、洗車等服務行業,春節期間停用會員卡的情況十分常見。

  在余珊珊看來,春節前的市場供需情況決定了服務業緊俏的行情。而商家一句“過年嘛”,也使得她不好意思再做追究。“況且找一個自己滿意的髮型師也不容易,與其鬧得彼此不愉快,還不如息事寧人。”余珊珊説。

  實際上,和余珊珊持有相同觀念的消費者並不在少數。既然卡裏的錢以後還可以用,又習慣了商家提供的服務,在人情至上的考量下,大多數消費者都默認或縱容了部分商家的這種行為。

  據記者了解,與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相比,二、三線城市的此類問題更加突出。湖南省常德市的吳雨寰對記者説,根據他的切身體會,不論是在省會長沙,還是在居住地常德,春節期間會員卡停用的情況都十分常見。

  商家訴苦:“用工荒”致成本提高

  那麼,為何一些會員卡一到春節前後就“氣短”呢?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每年這個時候都會出現“用工荒”,商家不漲工資招不到人,只能通過漲價或者暫停使用會員卡的方式來轉嫁成本。

  “我也不願意因為停卡跟顧客吵架,但是過年的時候要留人幹活,必須要給工人發高於平時幾倍的工資。就這樣人手也不夠,我們有什麼辦法呢?”山東省泰安市文化路一家洗車行的老闆對記者説,由於用工成本提高,不得不把一部分成本轉嫁到顧客身上。

  “節日期間特別是春節前,是美發店的旺季,停用會員卡是多年以來的行規。這是因為春節期間,美發店的人工成本高,如果再讓顧客繼續使用會員卡,就虧本了。”江蘇省鹽城市解放北路上的一家理髮店店主對記者説。

  記者調查發現,停用會員卡除了用工成本增加之外,也不乏商家牟利的動因。平時消費者使用會員卡打折是商家為了招攬生意,而春節期間是消費旺季,商家不愁客源,停用會員卡只收現金一方面可以回籠資金,另一方面也可以多賺一些錢。此外,一些商家還會趁機漲價,平時15元~20元就能夠洗一次車,除夕當天漲到了50元一次甚至更高。

  商家經營理念應轉變

  北京德恒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龍雲飛對記者説,商家的這種做法是否對消費者構成權利侵害,主要看辦卡時,雙方有沒有進行約定。如果商家在消費者辦卡時就告知對方,重大節假日不能使用該卡,那麼商家這樣做無可厚非。如果是商家後期自行規定的,那就對消費者的權益構成了一定程度的侵害。

  “目前消費者對待自身權益的維護意識還比較淡薄,當會員卡在春節期間被停用時,往往在‘反正過段時間還能用’的觀念下客觀上縱容了商家的不正當行為。而當這一現象成為行業的普遍現象後,商家又往往會把無理變有理,推責為行規。”龍雲飛説,“如果商家不允許用會員卡,消費者可以與店家進行協商要求正常使用,如協商不成,可向工商部門投訴。工商部門應加強監管,督促商家切實維護消費者權益。”

  那麼,由於“用工荒”而把經營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的行為又如何理解呢?對此,龍雲飛建議,面對春節期間經營成本增加的情況,明智的商家應提高自身的經營理念,而非單純以此為理由要求消費者分攤負擔,更不應該趁機漲價。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