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記者探訪失獨老人福利院:和普通老人分開活動

2016年08月23日 06:20:28  來源:北京晨報
字號:    

  原標題:願失獨老人在這裡打開心結

“五福”還購進了專業的音樂治療設備,用音樂治療的方式讓老人們得到放鬆。

  “五福”還購進了專業的音樂治療設備,用音樂治療的方式讓老人們得到放鬆。

“五福”還開設了電腦課,在這裡老人不僅可以學會上網,還能學會網購、網聊。

  “五福”還開設了電腦課,在這裡老人不僅可以學會上網,還能學會網購、網聊。

“五福”裏的指紋墻,圖上的指紋是院長和第一位入住的老人留下的,表示今後就是一家人了。每位新入住的老人都會在這裡留指紋。

  “五福”裏的指紋墻,圖上的指紋是院長和第一位入住的老人留下的,表示今後就是一家人了。每位新入住的老人都會在這裡留指紋。

  北京晨報記者探訪北京首個失獨老人福利院

  “進了這個門,就是一家人。”北京第五福利院13層的電梯打開,拐彎便是失獨老人們入住的房間,抬頭就看見貼在公共活動區域醒目位置的這句掏心窩子的話。“五福”將成為失獨老人這個特殊群體的新家,老人們在這裡“抱團取暖”,而第五福利院工作人員們的心願則是失獨老人能夠在這裡打開心結,減輕痛苦,擁有一個相對快樂的晚年。

  居住

  和普通老人分開活動

  昨天下午,北京晨報記者來到第五福利院惠芷園科區,這是福利院為失獨老人居住區域取的新名字。11層到15層均為惠芷園,普通老人則居住在10層以下。説及原因,第五福利院副院長鬱梅告訴記者,普通老人時常有子女或者孫子孫女探訪,這很容易勾起失獨老人失去兒女的傷心往事,他們更希望和其他失獨老人共同居住,因此設立兩個相對獨立的區域能夠讓老人們更安心。

  此外,福利院除大型活動,比如聯歡會等外,一些小規模的活動失獨老人也和普通老人分開舉行,福利院還設置專供失獨老人使用的活動室。

  8月16日開始,首批10位失獨老人入住惠芷園,目前已經有4位完成入住手續,剩餘6位將陸續入住。記者採訪時,4位老人並沒有在福利院,聽工作人員説老人們大多因為家裏有事回家了。年齡70歲以上是報名入住失獨老人福利院的首要條件之一。工作人員曾于昨天上午徵詢一位入住的失獨老人意見是否願意和媒體溝通,可是被老人一口回絕。這個反應令工作人員也有些意外,因為這位老人曾經多次勇敢地在公眾面前講述自己的故事。工作人員説:“由此看來,兒女的逝去依然是老人們心中邁不過去的坎兒,即使是這位老人也一樣。”

  治療

  玩具沙盤反映心理狀態

  “當老人們願意回憶兒女的事情時,説明他們的心結正緩緩打開,這是好的開始。”惠芷園科區主任杜志俊説,科區專門設立了供老人敞開心扉的地方“憶站”,在這裡老人們可以和護理人員、心理治療師暢所欲言,把心裏的苦悶説出來。記者看到,憶站的墻上懸挂著很多喜慶的詞語,比如“良辰美景”,杜志俊説,這些詞語都是可以替換的,當老人們完全入住後,來到“憶站”回憶過往的老人可以把自己喜歡的關鍵詞挂在墻上。

  福利院還在一個房間裏放置了很多“過家家”的小玩意兒,當然對於失獨老人來説這些並不是玩具,而是心理治療師了解老人們心理狀態的工具。在這間專門為失獨老人服務的心理治療室裏,一個大大的沙盤上模擬了不少場景,有人抽煙,有歡樂的人群,也有人沮喪懊惱,甚至還有一門大炮。福利院社工科副科長陳美玲告訴記者:“福利院為老人們配備專業的心理治療師,老人們對這些小玩意兒表現出來的行為都代表了其內心活動,心理治療師可以根據老人們的反應做出判斷,以此達到緩解老人心理壓力的目的。”

  此外,福利院還購進了專業的音樂治療設備,用音樂治療的方式讓老人們得到放鬆。電腦課也是針對失獨老人開設的課程,在這裡老人不僅可以學會上網,更可以學會網購、網聊,豐富生活。

  溝通

  避免一言不慎傷老人心

  任何一人進入一個新的集體剛開始往往有些無所適從,更別説這些經歷過人生劇痛的失獨老人,因此福利院的護士、心理治療師和老人們需要從一點一滴的溝通開始,以此建立良好的信任。

  福利院成立了失獨老人入住適應小組,成員包括同一時間段內入住的老人還有福利院的護士、社工,“大家像一家人一樣坐下來聊天,我們的社工會告訴老人附近的超市怎麼走,最近的醫院在哪,飯卡怎麼充值續費等等。”陳美玲説,老人也會互相自我介紹,拉近彼此的距離。“這比我們給老人們發一份説明手冊更直接,更方便失獨老人的入住。”

  第五福利院是北京首個失獨老人福利院,在老人們入住之前,福利院請到資深心理專家針對失獨老人的特殊心理為工作人員授課,這樣可以很好地避免因為工作人員一言不慎導致老人傷心,比如説,如果老人的孩子因為溺水身亡,那麼護理人員在和老人溝通時就要避免談及游泳。在惠芷園的護理人員看來,和失獨老人溝通是一個漫長且需要耐心的過程,而一旦建立起信任,老人們才有可能打開心結,重獲笑容。

  北京晨報記者 吳婷婷/文

  首席攝影記者 蔡代徵/攝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