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在長春,連世界,向未來——專訪國際大體聯主席雷諾·艾德

2025-11-27 15:42: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長春11月27日電 題:在長春,連世界,向未來——專訪國際大體聯主席雷諾·艾德

  新華社記者周萬鵬、趙丹丹、王帆

  冰雪築夢、青春共舞,北國春城向世界發出誠摯邀約——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主席雷諾·艾德26日宣布,吉林省長春市成功申辦2027年第33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

  這是繼2009年哈爾濱第24屆世界大冬會後,該項冬季盛會再次落戶中國,也是繼2022年北京冬奧會、2025年哈爾濱亞冬會後,我國迎來的又一重大綜合性國際冰雪運動會。

  為什麼是長春?賽事籌備將如何推進?大冬會將為中國和世界冰雪運動帶來怎樣的影響?艾德在此間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對這些問題一一回應。他表示,第33屆世界大冬會將以冰雪為媒介,搭建一座連接世界、通向未來的橋梁。

  從1985年第一次到訪中國,艾德這40年間已先後三十多次來到中國,足跡遍布北京、哈爾濱、深圳、成都等眾多城市。他直言:“中國是我一生中去過次數最多的國家。”

  今年6月,艾德首次來到吉林長春,實地考察了多處滑雪場及相關體育設施。“在長春,我既看到了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也感受到現代冰雪運動發展的蓬勃朝氣,長春人民的熱情好客讓我倍感親切。”

  談及長春成功申辦的“密鑰”,艾德用“簡單而明確”定義了這一選擇。他列舉了多個關鍵因素:長春提交的申辦材料內容詳實,冰雪運動基礎設施完善,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擁有豐富的國內外賽事組織經驗,尤其在冰雪項目上積淀深厚。此外,長春高校雲集,在校大學生超過60萬人,為賽事志願者招募提供了堅實保障。“這些要素構築了長春成功申辦的根基。”他說。

  在艾德看來,長春大冬會的籌備工作將延續中國辦賽的獨特優勢。“中國在大型國際賽事組織方面已形成自己的模式和經驗。從北京奧運會到深圳、成都大運會,每一次都在此前的基礎上實現創新和突破。”

  他透露,國際大體聯將與組委會建立全方位、深層次合作,不僅將派駐專職人員常駐長春,還將建立定期會商機制,從技術細節到接待服務,及時反饋並協同解決問題。

  “我想強調的是,在籌備過程中,國際大體聯並不是要告訴當地組委會該怎麼做,而是相互合作、互利共贏、彼此成就,共同為賽事的圓滿成功傾注全力。”艾德說。

  當被問及冬季與夏季大運會的不同魅力時,艾德幽默地指出“溫度差異”是最直觀的一點,但他更強調兩者在精神內核上的一致。夏季大運會規模通常更大、項目更多,而冬季大運會同樣承載著促進青年成長、推動多元文化相知相融的使命,這正是大運精神跨越季節的共通之處。

  “無論冬夏,大運會的核心始終是以體育為紐帶,凝聚全球青年,讓他們在競技中切磋技藝,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在互鑒中深化理解,最終傳遞超越國界的友誼與尊重。”艾德說。

  艾德強調,國際大學生體育交流在促進全球青年團結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對面的交流能幫助青年運動員建立真摯友誼,增進相互理解,從而更好地迎接未來的挑戰。“年輕一代是未來的領袖,而體育正是他們溝通、合作與成長的重要橋梁。”

  艾德還特別指出大冬會“遺產”的多元價值:賽事場館將持續用于公眾健身、學校訓練及俱樂部活動,運動員的卓越表現將激勵更多人追求健康生活,志願者的服務精神將融入城市日常,而通過社交媒體傳播的中國故事也將走向世界。

  “體育是一座無形的橋梁,連接你我,通向未來。”艾德說,大冬會的歷史由一座座承辦城市共同書寫,而長春,必將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當盛會落幕,若所有參與者都能收獲滿滿、依依惜別,所有人都會覺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那便是我們最大的成功。”他說。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