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這一次,不得不去粵港澳大灣區了

2025-11-27 09:48: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珠江奔涌,伶仃洋畔潮起不息

  這片串聯起廣州、深圳、珠海

  等九市及港澳的熱土

  不僅承載著千年嶺南文化的厚重底蘊

  更在新時代浪潮中

  成為全球智能科技產業的“創新高地”

  圖為大灣區低空出行。

  從實驗室里的技術突破

  到生產線的智能迭代

  從街角的智能終端

  到全球市場的科技爆款

  大灣區正以獨有的底氣

  成為智能制造領域的“全球引力場”

  全鏈集群:藏著“中國智造”的硬核底氣

  數十臺人形機器人在工廠“實訓”。

  走進深圳的智能工廠

  工業機器人精準完成

  焊接、組裝、檢測全流程

  在東莞的電子產業園內

  芯片、顯示屏、傳感器等

  上下遊企業無縫銜接

  在珠海的新能源汽車基地中

  智能產線實現零部件到整車的數字化管控

  這就是大灣區的產業實力

  全球40%的智能手機

  70%的消費級無人機

  全國1/3的工業機器人

  1/4的新能源汽車都產自于此

  廣東已孕育出9個萬億級產業集群

  7.7萬家高新技術企業

  低空經濟、機器人、人工智能、新型儲能

  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迅速

  華為、比亞迪、騰訊、大疆等行業巨頭坐鎮

  近10萬家智能科技企業緊密聯動

  構建起從核心零部件研發到終端產品制造

  從技術創新到市場應用的完整產業鏈

  在粵港澳大灣區

  “造一臺智能設備”不需要跨越大半個中國

  上下遊協作觸手可及

  為智能產業發展築牢了最堅實的根基

  創新引擎:讓科技突破“加速落地”

  深圳灣實驗室里

  科研團隊正在探索生命科學的密碼

  澳門大學的集成電路實驗室中

  新型芯片測試數據不斷刷新

  廣州的科創孵化器里

  年輕人的智能機械創意快速轉化為實體產品

  創新,是大灣區刻在骨子里的基因

  2025年“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群

  創新指數躍居全球第一

  廣深港、廣珠澳兩條科技創新走廊

  沿珠江兩岸如“人”字鋪展

  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面向全球開放

  大灣區錨定

  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

  +科技金融+人才支撐

  全鏈條發力

  構建閉環式創新生態體係

  國家重點實驗室與港澳頂尖科研資源雙向賦能

  香港的人工智能研究

  澳門的智能醫療探索

  與珠三角的制造業基礎完美契合

  讓“實驗室里的想法”

  能快速變成“工廠里的產品”

  開放樞紐:鏈接世界的 “智能橋梁”

  圖為廣州港南沙港區。

  清晨,廣州港南沙港區的無人集裝箱碼頭

  滿載智能家電、工業機器人的貨輪駛向全球

  午後,深圳前海的跨境電商平臺上

  海外採購商一鍵下單定制大灣區智能設備

  夜晚,澳門的國際會展中心里

  中外企業代表熱議智能產業新趨勢

  開放,是大灣區與生俱來的優勢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

  為科技企業提供資本支持

  澳門依托中葡平臺

  助力智能產品開拓葡語國家市場

  珠三角的制造業基地

  則提供全球領先的產能保障

  “港澳平臺+灣區制造+全球市場”的協同模式

  讓大灣區成為全球智能產業的“會客廳”

  在這里,跨國企業能對接中國創新需求

  國內企業能鏈接全球供應鏈

  每一次合作都在書寫智能制造的新篇章

  灣區之約:12月,智能盛會來襲!

  當產業集群、創新活力

  與開放格局完美融合

  一場全球性智能科技盛會已然蓄勢

  2025年12月4日至6日

  全球智能機械與電子產品博覽會(AIE)

  將以“一展雙城”模式

  在澳門與珠海同步啟幕

  總展覽面積超7萬平方米

  六大主題展館

  將匯聚1200余家海內外科技企業

  數千家採購商

  澳門展區聚焦衛星通信、AR/VR

  腦機接口等前沿科技

  珠海展區主打工業機器人

  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等應用成果

  “1+1+6+N”係列活動精彩不斷

  全球智能科技峰會、供採對接會

  新品發布會輪番登場

  既能一睹行業尖端技術

  更能精準對接合作商機

  珠江潮涌,智造未來

  灣區有約,共赴新程

  澳門與珠海向全球發出邀請

  12月4日至6日

  讓我們齊聚大灣區

  感受智能制造的硬核實力

  共享開放合作的無限機遇

  共繪全球智能產業的嶄新藍圖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