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錯峰上市帶動農民增收 四川遂寧實現“四季有蝦”
小龍蝦一般集中在夏季上市,但在四川遂寧,這段時間平均每天都有4000斤小龍蝦發往全國各地。錯峰上市的小龍蝦比旺季價格高,成為帶動當地群眾增收的主要產業。
一大早,在四川遂寧市安居區分水鎮的稻蝦交易中心里,蝦農將小龍蝦按照個頭進行分類,正根據訂單需求打包裝箱,運往沿海地區,部分小龍蝦還會出口至緬甸。

安居區分水鎮蝦農 陳穎:今年開始冬天賣蝦,大概要比去年增收50%左右。
據了解,每年4到6月,是小龍蝦生長和捕撈的黃金季節。進入冬季後,若水下溫度低于5℃,小龍蝦一般會進入冬眠狀態。而在川中地區,冬季氣溫一般在5到10℃,具有反季節養殖小龍蝦的天然優勢。為了打破小龍蝦季節性供應局限,當地通過種植低溫水草凈化水質,適當提高蝦田水位保證水溫等方式,營造適合小龍蝦生長的環境,實現“四季有蝦”。

此外,當地還探索稻蝦共生模式,在第一季水稻收獲後培育再生稻,再生稻成熟掉落,為田里的小龍蝦提供食物來源。目前,當地已建起合作社,統一銷售小龍蝦,稻蝦產業達24000余畝,每畝綜合收益達到10000元,是傳統單一種植水稻的4倍以上。今年以來,當地龍蝦累計交易量達100萬斤,產值達到6000余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