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讚鐵路見證中非友誼新徵程
新華社盧薩卡11月18日電 通訊堶坦讚鐵路見證中非友誼新徵程
新華社記者彭立軍 華洪立
“你好!我的中國朋友!”
在讚比亞中央省的新卡皮里姆波希車站軌道上,工程師斯坦利·西穆希遇到記者時,用標準的中文打招呼,熱情得像久別重逢的老友。

11月14日,在讚比亞中央省,兩名兒童從新卡皮里姆波希車站前走過。新華社記者 彭立軍 攝
“我們在給車站內部一段軌道更換新的枕木。”西穆希指著遠處一群忙碌的工友說。只見工人們正在用套筒扳手、撬棍等工具,將一顆顆鋼軌扣件、道釘卸下,移開鐵軌,更換全新的枕木。
新卡皮里姆波希站是坦讚鐵路的終點站。坦讚鐵路東起坦桑尼亞港口城市達累斯薩拉姆,西至此處,由中國政府提供無息貸款援建。1976年7月14日,這個車站曾舉行儀式,熱烈慶祝這條鐵路正式移交給坦、讚兩國政府運營。
記者在車站內看到一座坦讚鐵路終點紀念碑:1860.54369公里。這個標記著鐵路全長的數字,是中國5萬多人次工程設計和施工人員,歷時5年零8個月,用汗水、鮮血乃至生命,與坦讚兩國人民並肩寫就的。

11月12日,在讚比亞坦讚鐵路紀念園,兩名當地人瞻仰紀念碑。新華社記者 彭立軍 攝
“走,我帶你去機車庫看看,那里有中國制造的火車頭。”已在車站工作20年的火車司機傑克遜·馬塞斯帶記者沿著鐵軌走到車站盡頭。
“這里有來自中國、美國、南非的火車頭,但中國制造的火車頭最好用,動力強勁,可靠性高。”馬塞斯說道。
在駕駛室,馬塞斯和同事們熱情地向記者介紹控制臺、電器櫃等設備。“看!這里有中文標識。”他指著控制臺上的銘牌——“北京東風機車電器廠”。
車站站長穆科洛洛·錢達說:“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在坦讚鐵路客運列車上工作時,看到鐵路為沿線居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和活力。我有很多中國朋友,鐵路不僅是一種交通工具,也加深了我們之間的友誼。”

11月12日,在讚比亞坦讚鐵路紀念園,兩名當地人參觀坦讚鐵路紀念館。新華社記者 彭立軍 攝
中國貢獻還銘記在坦讚鐵路紀念園。這座紀念園位于讚比亞首都盧薩卡市中心東北方向約20公里處,在鬱鬱蔥蔥的林木間,莊重地保存著中讚、中非人民的共同記憶。
“每次踏入這里時,我的內心總會被深深觸動。”紀念園工作人員托比亞斯·林格韋希說,“那些年輕的中國人遠離家鄉,為我們的國家修鐵路,他們是讚比亞人民真正的朋友。”
在坦讚鐵路及相關合作項目中,共有69位中國援建者獻出了寶貴生命,其中18人長眠于讚比亞。紀念園里陳列著當年建設者使用過的工具、生活用品及珍貴影像,一張張黑白照片定格了那段艱苦卓絕的奮鬥歲月。

這是11月14日拍攝的讚比亞新卡皮里姆波希車站內的軌道。新華社記者 彭立軍 攝
林格韋希每天早上8點準時來到紀念園,與同事們一起打掃園區。他說,這不僅是工作,更是一種責任。“我希望有更多年輕人能了解這段感人的歷史,明白讚中友誼為何如此深厚。”“自開園以來,我們接待了許多參觀團體,有大中小學生。當然,還有很多中國朋友。”
近半個世紀後,這條承載著中讚、中坦深厚友誼的“鋼鐵之路”也迎來新一輪升級與振興。

11月14日,在讚比亞中央省新卡皮里姆波希車站,坦讚鐵路工人更換枕木。新華社記者 彭立軍 攝
2024年9月4日,中坦讚三國元首共同見證簽署《坦讚鐵路激活項目諒解備忘錄》。
“簽署諒解備忘錄將在物流、貿易和市場準入方面打開非洲的大門。我們的商品和服務生產商可以進入不同的市場。這不僅對坦桑尼亞、讚比亞和中國有利,而且對本地區和全世界都有利。”讚比亞總統希奇萊馬當時說。
隨著激活項目的推進,坦讚鐵路貨運能力預計將提升至每年240萬噸,貨物運輸時間或將縮短近三分之二。

11月12日,在讚比亞坦讚鐵路紀念園,幾名當地人參觀坦讚鐵路紀念館。新華社記者 彭立軍 攝
讚比亞交通與物流部長弗蘭克·塔亞利日前表示,坦讚鐵路的振興與讚政府建設“陸聯國”的願景一致,將使讚比亞成為中南部非洲物流和分銷樞紐。被譽為“自由之路”的坦讚鐵路將成為推動區域貿易、創造就業和共享繁榮的引擎。

這是11月14日拍攝的讚比亞新卡皮里姆波希車站站臺。新華社記者 彭立軍 攝
坦讚鐵路局局長布魯諾·欽安度表示,坦中、讚中關係升級為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後,坦讚鐵路未來還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不僅是運輸,更是區域互聯互通和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關鍵紐帶。
已在坦讚鐵路上服務37年的錢達對記者說:“明年我就要退休了。幾年後,當坦讚鐵路激活項目竣工時,我要帶著家人,乘上嶄新的列車,一直坐到達累斯薩拉姆。”

11月12日,在讚比亞坦讚鐵路紀念園,幾名當地人參觀坦讚鐵路紀念館。新華社記者 彭立軍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