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千年文脈 見證多元交融 海外高校教師“解鎖”龜茲文化密碼
2025-11-04 11:03:00
來源:石榴雲/新疆日報
字號
11月2日,“海外高校教師看新疆”活動參訪團走進庫車市,循著蘇巴什佛寺遺址、庫車王府、龜茲魏晉遺址博物館的歷史足跡,實地探尋龜茲文明的千年脈絡,在觸摸歷史遺存、傾聽文化故事中,深切感受新疆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獨特魅力。
蘇巴什佛寺始建于魏晉,鼎盛于隋唐。蘇巴什佛寺遺址分布面積約20公頃,主要由佛塔、廟宇、洞窟、殿堂、僧房等建築組成,是新疆保留至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歷史最悠久的佛教建築群遺址,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站在遺址前,迦太基大學突尼斯高等語言學院(I.S.L.T)阿拉伯語與翻譯係主任塔里克·布阿圖爾聽得專注、看得認真,不時駐足端詳殘垣斷壁間的歷史印記,蘇巴什佛寺遺址歷經千年的風沙雕琢,斑駁的寺宇訴說著往昔的輝煌。
“庫車自古就是多元文化薈萃之地,多民族語言和文化習慣在此交融共生。”塔里克說,當地政府對文化多樣性和歷史遺跡的大力保護,為旅遊業發展注入動力,也給青年人帶來更多機遇。
秋日的暖陽灑在庫車王府朱紅的大門上。被譽為“民族團結示范景區”的庫車王府內,王室器物、家族文獻、功勳令牌靜靜陳列。在龜茲春秋等展廳,龜茲時期的石窟壁畫、文物等吸引了參訪團成員們的目光。阿曼蘇哈爾大學副校長阿里·哈利法一邊聽講解,一邊拍照記錄。大家深入了解“庫車王”的世襲歷史,感受龜茲文化的源遠流長。
建在庫車市友誼路墓葬遺址之上的龜茲魏晉遺址博物館,以原址保護展示的方式,呈現著新疆首次發現的磚室墓群。在這里,參訪團成員近距離參觀了珍貴的漢式磚室墓群。
“博物館運用AI技術等先進手段,使歷史‘活’了起來,這種創新方式令人印象深刻。在我參觀過的博物館中,它絕對能排進前十。”保加利亞特拉基亞大學人類社會科學教授尼古拉·皮羅夫斯基一邊專注地欣賞,一邊由衷讚嘆道。他表示,這些歷史文化遺跡得到如此精心的保護,實在令人佩服。他還對新疆在文化保護與傳承方面所付出的努力,給予高度評價。
此次庫車之行,海外高校教師們不僅“解鎖”了龜茲文化的千年密碼,更親身見證了新疆在文化保護、民族團結等方面的顯著成就。他們表示,這些鮮活的體驗將成為向世界講述中國新疆故事的生動素材。
[責任編輯:李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