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熱議APEC:中國提倡普惠包容,助力打造亞太可持續的未來
10月31日,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三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第一階段會議在韓國慶州和白會議中心舉行,此次會議吸引全球目光,多家外媒指出,在當今的國際形勢下,APEC可以為自由開放的國際貿易體係做出更多貢獻。
美聯社報道稱,來自APEC成員經濟體的領導人和其他代表出席了此次會議,共同討論如何促進經濟合作並應對共同挑戰。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 在報道中重點介紹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議上發表的題為《共建普惠包容的開放型亞太經濟》的重要講話。
報道介紹稱,習近平在會上提出了五點建議: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共同營造開放型區域經濟環境、共同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共同推進貿易數字化綠色化、共同促進普惠包容發展。
《巴基斯坦觀察家報》報道稱,在習近平主席的領導下,中國與其他APEC成員的經濟聯係顯著加強。
報道還分析指出,APEC各成員經濟體的經濟總量在2025年年底前將佔全球GDP的60%以上,這一數據將進一步鞏固其在推動自由貿易中的關鍵作用。
《韓國時報》則關注到習近平提到的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稱“這是APEC成員自2006年以來一直在尋求的目標。”
該報道同時關注到,中國呼吁加強世界貿易組織的權威和效率,堅持最惠國待遇和非歧視等核心原則,以維護發展中經濟體的利益。
土耳其《葉尼薩法克報》聚焦中國強調可持續合作的必要性。該報道還關注到中國主張合作而非對抗,致力于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全球市場的開放。該報道提到,“中國更願意在與美國的關係中實現‘長期互惠互利’。”
《外交學者》(The Diplomat)也指出,APEC可以為自由開放的國際貿易體係做出很多貢獻。
越南通訊社同樣指出,APEC有望為該地區的經濟、技術和外交合作指明新的發展方向。
印度尼西亞安塔拉通訊社援引APEC最新發布的《區域趨勢分析》報告顯示,合作仍是維護經濟穩定的關鍵支柱。
該報道提到,適應性區域合作至關重要,而這正是APEC的核心作用所在——通過提供開放對話和共享解決方案的平臺,推動建立可預測、透明的框架,以促進貿易和投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