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涉及日常生活方方面面 “十四五”期間共建老年友好型社會交出“溫暖答卷”

2025-10-29 16:49: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10月29日是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也是國家法定的“老年節”。“十四五”期間,隨著人均預期壽命的提高,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也在不斷加深。截至2024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3.1億。民政部會同相關部門推進老舊小區和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優化老年人出行環境,大力建設老年友好的社會環境。

  “十四五”期間,全國為62萬戶困難重度老年殘疾人家庭實施無障礙改造,完成224萬戶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今年以來,多地還將適老化改造納入以舊換新補貼政策,老年人通過加裝防滑扶手、智能報警設備等設施,改善居家養老環境。

  如今,老年人居住的社區環境也更加友好。“十四五”期間,我國開展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工作,將建成5000個示范性老年友好社區,對老舊小區實施無障礙改造,老樓加裝電梯已達12.9萬部。

  共建老年友好型社會:志願服務讓老人居家環境更友好

  除了居住環境更加友好,各地還整合了志願服務資源,加強對居家養老老人的探訪和關愛。

  山西省晉中市通過新青年高校志願者聯合服務中心將轄區內企事業單位、高校的300多個志願服務隊進行整合,針對社區老人開展志願活動。

  志願者們不僅手把手地教老人們如何防范電信詐騙,還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機進行線上挂號、使用地圖導航和拍攝短視頻。

  除了使用智能手機,上門義診也是老人們非常歡迎的志願項目之一,醫療志願者們會定期到村里的敬老院開展義診活動。

  晉中新青年高校志願者聯合服務中心負責人韓俊明稱:“志願者來自社會上的各行各業,今後我們還計劃不斷加強整合各類社會資源,將志願服務范圍擴大。”

  共建老年友好型社會:老年友好型地鐵服務體係讓老人出行無憂

  老齡化時代,如何讓老年人“敢出門、方便出門”?“十四五”以來,我國進一步提升適老化無障礙交通出行服務,擴大“一鍵叫車”等服務的覆蓋面。在天津,聚焦老年群體出行需求,打造了“適老有愛 出行無礙”地鐵服務體係。

  針對過去老年人乘坐地鐵比較常見的路線難找、上下樓梯不便等問題,天津通過提升適老化硬件設施推出“愛心預約”“一站式陪同”等為老服務,構建老年友好型地鐵服務體係。在天津地鐵二號線,工作人員廣泛收集老年人乘坐地鐵過程中的需求和痛點,列出無障礙設施的改造清單。

  目前,天津地鐵二號線無障礙設施覆蓋率達到100%,同時開通“愛心預約”服務渠道,乘客可以使用手機軟件提前預約地鐵進出站的陪護服務,進一步解決行動不便老年乘客的“最後一公里”難題。

  共建老年友好型社會:銀行適老化改造 讓老人辦理業務無障礙

  隨著支付手段的多樣化,許多老年人由于不熟悉手機銀行的操作,在辦理金融業務時面臨各種困難。“十四五”期間,我國出臺《關于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適老化水平的指導意見》,多家金融機構的營業網點完成了適老化改造。浙江麗水自2021年起開展金融服務體係適老化改造行動,改造的效果如何?一起來看。

  2021年起,麗水市通過硬件改造、服務升級等多項舉措,構建市、縣、村三級適老化金融服務體係。在一個銀行網點,81歲的項美平老人在取號機上輕輕一掃,櫃臺便自動打印出Z字開頭的“老人專屬號”,隨後,網點工作人員主動上前將他引導到專門為老人設置的填單臺,信息填寫完成後在“老人優先櫃臺”優先辦理了業務。

  除了辦理流程的適老化,網點還設置了無障礙的通道等,2021年以來,麗水市共推動全市銀行網點完成無障礙通道等助老設施改造80余項。對于行動不便的失能老人,工作人員還可以攜帶便攜設備上門提供服務。

[責任編輯:房琳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