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尺素金聲堶用戶規模半年翻番!我國人工智能大模型加速蛻變

2025-10-28 09:53:00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字號

  半年即翻番!日前,《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發展報告(2025)》正式發布。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戶規模達5.15億人,較2024年12月增長2.66億人。

  從“試用”到“常用”再到“天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加速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

  一個特點,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正越來越好用。

  輸入體檢報告,自動為糖尿病患者生成個性化食譜;提供若幹個主題詞,幾十秒內就能生成 PPT 大綱;輸入一句詩詞,即刻就能生成對應的水墨動畫……

  環顧四周,短短半年間,生成式人工智能已被廣泛應用于智能搜索、內容創作、辦公助手、智能硬件等多種場景,正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工作搭子”“生活搭子”。

  《報告》顯示,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相關產品日益成熟,在眾多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中,超過90%的用戶會優先選擇國產大模型。

  而在商用領域,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價值已經顯現。

  人工智能排程模型,可促進工序生產排程與材料匹配的一體化優化,實現鋼鐵產能最大化利用;人工智能沉浸互動場景,讓遊客“身臨其境”地與歷史人物對話……

  當前,我國已發布超1500個行業模型,覆蓋50個重點行業領域、700余個場景。人工智能已具備一定的復雜問題解決能力,對產業降本增效、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等作用逐步凸顯。

  一個基礎,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的實力日益提升。

  目前,我國已形成覆蓋基礎層、框架層、模型層、應用層的完整人工智能產業體係,產業鏈覆蓋芯片、算力、數據、平臺、應用等各相關環節。

  看模型,從文心一言、通義千問到深度求索,中國的模型矩陣覆蓋各個賽道,在國外各種測評報告中,國產大模型性能也常在前列;

  看算力,產業發展水平持續躍升,數字底座更加夯實,截至2025年6月底,我國算力總規模位居全球第二;

  看數據,我國已經建設高質量數據集超過3.5萬個,在國內主流大模型的訓練數據中,中文數據佔比已普遍超過60%,為服務本土人工智能用戶奠定了堅實基礎。

  面向未來,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仍有廣闊空間。

  政策給力。8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明確到2027年,要率先實現人工智能與6大重點領域廣泛深度融合,釋放了推進人工智能規模化應用的鮮明信號。

  前景光明。日益完善的政策體係,有利于發揮我國數據資源豐富、產業體係完備、應用場景廣闊等優勢,將有效破解應用落地“最後一公里”難題,為推動人工智能更“好用”提供強大動能。

  人工智能的考場,不只在實驗室里,也在忙碌的工廠車間、麥浪翻滾的田野、用戶輕觸屏幕的指尖。

  智能時代的大幕已經拉開,持續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充分發揮人工智能的“頭雁”效應,定將有力推動我國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責任編輯:滕丹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