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金秋中國豐收圖景:山楂紅、蘋果甜、紫菜鮮,特色產業拓寬鄉村振興路

2025-10-27 09:30: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又是一年山楂紅,眼下,河北晉州市的1.3萬畝山楂喜獲豐收,當地果農搶抓農時適時採收,供應市場。

  在河北晉州市馬于鎮西賈莊村的果園里,紅彤彤的山楂挂滿枝頭,果農們忙著採摘、分揀、裝運,這批新採摘的果子即將發往河南、山東、東北等地。

  近年來,晉州市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引進“大金星”“綿球”等優良品種和現代化種植技術,實現早中晚熟錯峰上市,既延長了市場供應期,又避免了集中上市帶來的價格波動。

  山楂小鎮里配套了農家小院、採摘長廊、冷鏈加工中心,並舉辦“山楂採摘節”,吸引京津冀及周邊遊客前來體驗“四月賞花、十月摘果”的休閒農業。同時,當地推出山楂幹、山楂酒、山楂醬等係列產品,延伸產業鏈條。目前,晉州山楂年產量超3萬噸,帶動農戶人均年增收1.5萬元以上。

  甘肅天水:無人機搶運+地頭收購 守護果農“錢袋子”

  甘肅天水市是西北地區的蘋果主產區之一,眼下正是蘋果採收的關鍵期,但前一段時間的降雨影響了採收。在降雨間歇期,當地採用無人機搶運+地頭收購的方式,保障果農收益。

  這幾天,在甘肅天水市秦安縣郭嘉鎮劉溝村的蘋果種植基地,紅彤彤的蘋果挂滿枝頭,果農利用降雨間歇期忙著採摘、分揀蘋果。裝箱後,無人機就將蘋果運送到地頭的收購點,就近外銷。

  郭嘉鎮地處山區,受降雨影響,今年的蘋果採收工作一度受阻。相關部門了解情況後,抽調農運車輛300多臺,協調組建了3個無人機吊運小分隊,幫助農戶採收、運輸蘋果,目前,已完成了近50萬噸蘋果的吊運工作。

  據了解,天水市蘋果種植面積達131萬畝,年產量突破300萬噸,全產業鏈產值達到156億元。

  福建福鼎:萬畝紫菜下苗季 海上田園忙不停

  這段時間,在福建福鼎市,紫菜迎來了投苗的黃金時節,養殖戶駕駛漁船穿梭于“海上田園”之間,搶抓農時,開展下苗作業。

  在福建福鼎市店下鎮雊鈸村,養殖戶們正忙著紫菜下苗前的各項準備工作。養殖戶告訴記者,在下苗前要提前一天將附著紫菜苗種的貝殼浸入海水,為孢子脫離做好準備。次日,再把養殖繩放入海水中浸泡,讓紫菜孢子附著在繩體上,再將這些養殖繩懸挂在紫菜養殖海域的筏架上,完成下苗作業。

  每年10月前後,福鼎的紫菜開始下苗,此時海水的水溫穩定在20至25攝氏度,正是適宜紫菜苗生長的溫度。下苗後,最快45天就可以採摘第一茬,通常可以採收五茬,收獲時間持續到次年的2月前後。

  紫菜的產量和品質極易受海水流速、海風等因素影響,一旦風浪過大,紫菜苗便難以吸附在養殖繩上,直接導致品質下滑、產量降低。近年來,當地積極引進專業人才與先進技術,借助高頻地波雷達實時監測海流、海風、海浪等關鍵數據,精準助力養殖戶篩選適宜養殖區域。

  今年,福鼎全市紫菜養殖面積約2.2萬畝,預計全產業鏈產值24億元。

[責任編輯:滕丹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