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人文之城|王公龍:黨的創新理論飛入百姓家
以人文之眸,閱魅力之城。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中共上海市委網信辦、中共上海市委外宣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與文匯報社聯合出品的《看見人文之城》係列短視頻今天推出第一集《黨的創新理論飛入百姓家》,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會長、中共上海市委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公龍講述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在浦江兩岸中國式現代化的火熱實踐中凝心鑄魂、領航定向的生動故事。

王公龍
我們黨的理論本質上是人民的理論。理論只有為人民群眾理解和接受、認同和信仰、掌握和運用,才能化為實踐的指南。習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實踐地建設必然要求面向群眾、面向基層。只有講人民群眾聽得懂、聽得進的話語,讓黨的創新理論滋潤人民大眾的心田,黨的創新理論才能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上海的理論普及工作,多次給上海理論宣講團體回信。上海在推進這方面工作是多層次展開的,包括理論中心組學習,黨員幹部定期進黨校接受係統化的理論教育和培訓,強化大學生理論宣講聯盟、青年講師團,拓展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的宣講覆蓋等。


在這樣的工作推動下,上海涌現出了復旦大學“星火”黨員志願服務隊、楊浦區“老楊樹宣講匯”等一大批特色突出的基層宣講團隊;推出了“十九大精神十九人講”“社科專家帶你讀懂二十大”等優秀理論普及新媒體作品;“理潤申城”、初心講壇等理論講座對話活動覆蓋全年、輻射全市;還有理論相聲、理論短劇、理論動漫、理論Citywalk等被年輕人喜愛的新的表達方式、新的呈現形式,讓上海的理論普及不僅沾露珠、帶泥土,更有生。

王公龍指導復旦大學“星火”黨員志願服務隊的同學們

10月26日至11月4日,《看見人文之城》每日更新一集,邀請知名社科專家和實踐地建設者,全景式、沉浸式解讀《上海市建設習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實踐地行動方案》9大行動、30項重點工程的精彩實踐、創新案例和突出成果,闡釋文化建設的內在肌理,提煉文化實踐的一般規律,展示上海勇擔新的文化使命,扎實推進文化強國建設,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打造自信自強文化樣本的積極探索。

跟隨《看見人文之城》
一起去發現這座城市的活力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