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人士表示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動力
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多國人士表示,全會規劃了中國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釋放出中國與世界各國共享機遇的信號,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動力。

泰國泰中“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任 威倫: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五五”規劃建議中確立了中國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目標。我相信中國在習近平主席的堅強領導下,一定能夠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局面,中國將繼續為推動人類社會進步和繁榮貢獻力量。

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係研究所副所長 亞歷山大·洛馬諾夫:二十屆四中全會部署的重點工作中,我最為關注的是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內容。中國的大門將越開越大,而且是高質量的開放,不僅能夠促進中國國內經濟創新發展,也為合作夥伴國家提供發展的動力。

加拿大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委員 卡里烏:中國專注于發展和經濟改革的質量,在接下來的五年規劃中,科技發展,特別是人工智能等關鍵領域將成為發展的重點。中國的綠色發展同樣值得關注,從太陽能到風能再到電動汽車,中國在減排領域為世界樹立了榜樣。

聯合國前副秘書長 索爾海姆:中國已經邁入由高科技和創新驅動的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國在人工智能、清潔能源、數字技術等多個領域走在世界前列。我認為“十五五”期間中國有望實現上述產業間的深度融合,這也是我們非常期待的。
古巴拉丁美洲通訊社報道說,中國未來五年的核心目標包括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進國家安全體係和能力現代化以及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報道關注中國在“十五五”時期要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堅持擴大內需、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及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說,五年規劃是體現中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優先事項的重要文件,受到外國政府和投資者的密切關注。報道說,中國推行的政策旨在到2035年實現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大幅躍升。
芬蘭《赫爾辛基時報》報道說,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標志著“十五五”規劃的起草邁出決定性一步,該規劃將指導中國下一階段的國家發展,並朝著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方向邁進。中國的五年規劃不僅是發展藍圖,同時也將為國際穩定作出貢獻。


